《记念刘和珍君》课件2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pptx
2022-05-27 14:58:50
27页
鲁迅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清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2.品味语言,结合语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根据人物外貌行为及细节描写,分析刘和珍的形象。4.探究鲁迅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的创作意图。【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并结合语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教学目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一、导入1.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2.写作背景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1、读课文,概括七部分的主要内容。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几位遇难烈士悲痛的追悼,阐明写本文的起因。第二部分:通过悲叹庸人易于忘却革命者的牺牲,进一步阐明写本文的意图—要使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第三部分:通过对刘和珍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回忆,表达鲁迅对她的哀悼和尊敬第四部分:写鲁迅得知刘和珍牺牲噩耗的愤怒心情,并控诉反动派的血腥罪行,召唤人民起来反抗斗争。第五部分:写刘和珍等惨遭杀害的情况,歌颂爱国青年的英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无耻。第六部分:评述请愿和烈士死难的意义。第七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革命者继续战斗。二、导读2、本文如果直接从第三节刘和珍的平时表现写起,把一、二节移到第五节后,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如果先写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再按时间顺序展开,就成了单为刘和珍一人作纪念文章或作传了,而本文题目虽为“记念刘和珍君”,实际目的却是以“记念刘和珍君”为切入点,评述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从写作缘由写起,正好概括了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和作者的感情历程,既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又丰宽了文章内涵,延展了写作目的。3、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①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态度很温和”,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怎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所谓“暴徒”“受人利用”的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②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棒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同学们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金景式的揽写细致,能使人想见惨案的全景,能够更深刻、形象地揭露段褀瑞反动政府屠杀学生的凶残和暴虐,唤醒麻木的“庸人”,激励“苟活者”行动起来,也更进一步激发“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的斗志。③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通过“记念刘和珍”,作者纪念了整个惨案,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4、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从概况到细节,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1)第四节:写概况,即伤亡情况,再写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形成强烈的反差,其中的荒谬性不言而喻,愤怒的控诉就如火山爆发。(2)第五节:深入细节,针对所谓“暴徒”“受人利用”等流言,写刘和珍参加请愿是“欣然前往”的,又写段祺瑞执政府怎样用枪弹和棍棒虐杀刘和珍等人,这些反差强烈的事实就成为痛斥反动派的铁证。5、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如果把概况和细节合在一起写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写刘和珍遇害的情况,是为了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把遇害情况与细节分开来写,把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摆在中间,可以充分显示其荒谬性,并使遇难细节成为痛斥反动派的事实。1、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1)事迹①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②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③成为学生自治会职员;④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⑤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⑥“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⑦中弹后又被棍打而牺牲。(2)形象: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殒身不恤。三、研读2、文中鲁迅先生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有什么用意?与“广有羽翼的校长”以及反动政府镇压革命青年的凶残、血腥手段形成对比,不仅突出刘和珍的和蔼、善良、乐观,也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卑劣。3、惨象不忍提及,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三个女子遇难的过程?详写三个女子的遇难过程,一方面展现了三个女子的沉勇友爱和无畏精神,另一方面露了反动派的凶残,印证了前文说的“虐杀”。“斜穿心肺”“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中弹后的刘和珍又被在“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等细节,充分证明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屠杀。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祺瑞执政府对死难者横加种种罪名的丑陋嘴脸。4、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作为中国的青年,我们应崇尚英雄学习英雄,请你为刘和珍等“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写一段颁奖词。“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张富清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示例:态度温和,却不为势利所屈,反抗强权;常常微笑,却忧心母校前途,黯然泣下。爱国请愿,你欣然前往;枪打棍击,你殒身不恤。你用勇毅和鲜血激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5、读文章,有几次出现作者关于“写一点东西”的不同表述,请找出并体会其蕴含的情感。文中有三次出现作者关于“写一点东西”的不同表述。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三次,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声音。①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刘和珍来说的。鲁迅所编辑的刊物因其战斗性往往被查封和扼杀,以至于“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有的生活艰难中”,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对这样一位热切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位与作者有着师生之谊的忘年知音,对这样一位“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不仅是因为程君的请求,更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早”该“写一点东西”来纪念她,以表悲痛之情。②第二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紧接着“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出现的。“这样的世上”是指反动统治者与其走狗文人把持着的“似人非人的世界”。这世上既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又有许多麻木的庸人;他们不但不能像猛士一样“奋然而前行”,反而做了反动统治者的帮凶来“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这里的“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指控诉暴行、揭穿流言、唤醒民众的必要,是作者对本文写作目的之一的表述,也表达了作者对“似人非人”世界的强烈痛恨。③第三次:“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庸人”而言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难道烈士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吗?敌人欠下的血债就不讨还了吗?不能!这里“正有写点东西的必要”是作者对本文写作目的之一的强调,表达了者对习惯于“忘却”的庸人们的不满和提醒他们不要忘记烈鲜血的强烈希望之情。6、作者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有要说的话”,但却屡屡表示“无话可说”。本文八个部分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言与不言这一矛盾。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并体味语言矛盾中强烈情感。不矛盾。①“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尚能保持冷静状态下的鲁迅。却又时时为心中猛烈的情感的火焰所燃烧,呈现无语的状态。在无语的表述中,充斥着对反动当局凶残暴虐的控诉,对走狗文人阴险无耻的愤怒,两次谈及都使他无话可说,这样的无语正是强烈情感使然,是情到深时的无言,鲁迅太愤怒了、太痛苦了。②“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处于全文结尾,是作者在分析请愿的意义,提出“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后提出。真正无语了,全文止步于此。“说不出话”较“无话可说”所表达的情感则更为浓烈,强烈、丰富的情感已无法以言语的形式来表达,而只能寄以“呜呼”的长啸来倾诉。7、鲁迅先生在文中谈了自己对“请愿“的着法,在《空谈》一文中也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鲁迅先生不以为然态度的理解。①鲁迅先生并非对请愿不以为然。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积极参加,热烈支持。但他认为向反动派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是难有效果的。同时他又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可见鲁迅先生认为“请愿”无疑会提高群众的认识,能鼓舞群众走上革命道路。②鲁迅先生是正确的。像1926年3月18日那样的爱国请愿,毫无疑问是群众的一次爱国运动。向政府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问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但请愿终究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的反动政府请愿,除表现了群众的意愿和力量,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果,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主题】《记念刘和珍君》通过悼念刘和珍,深刻揭露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痛斥走狗文人造谣污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行径,高度赞扬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高尚品质和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呼唤民众牢记血债,激励猛士要奋然前行。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鲁迅以笔为枪、以语言为刀刃,赋予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以锋利的光芒,照亮人性黑暗面的每一个角落。1、“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为什么以“中华民国”纪年,有何用意。以“中华民国”纪年,包含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三民主义”立国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依然没有什么改变。同时以史家笔法郑重其事地说明写作时间,意味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四、赏析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滴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如何理解句子的含意?真正的革命志士,能勇敢面对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他们为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而哀痛,为能够打破这黑暗、使民族摆脱苦难而奋斗牺牲感到幸福。这是对刘和珍等“真的猛士”的崇高礼赞。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如何理解句子的含意?这两句话从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地揭露杀人老的凶残。第一层,“我”以最坏的恶意来想象某些中国人的坏;第二层,即使如此,“我”也没想到杀人者竟如此凶残;第三层,即使料到了也不相能他们会残杀一个和蔼、善良的女学生。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如何理解句子的含意和作用?尽管在这“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微茫”的希望,也能逐渐觉悟起来,摆脱麻木;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这个句子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给人以激励与启迪。5、文中的“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庸人”指平庸之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特别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的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苟活者”是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却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他们有可能走向斗争。“苟活者”中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这是作者的谦辞,意在突出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光荣。“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尽管在政治上同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冷眼旁观,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几乎不抱希望。6、“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采用那种修辞,有什么作用?通感“非人间”形容当时如同地狱一般的黑暗现实。“浓黑的悲凉”突出了极度悲凉的心情。“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上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得太早了,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它们”指反动派和那些“所谓学者文人”。“后死者”是作者的自称。整体意思是:一是更深入地体会了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可以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一定要用血来还。7、“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采用何种修辞?有什么含意?反复运用“沉默”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国人麻木的焦虑,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对革命爆发的渴望。“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表达了一种非此即彼、毋庸置疑的坚定语气,警醒和激励一切不愿也不忍民族衰亡的有血性的中华儿女在沉默中爆发。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两句话之间什么关系?“已使”“尤使”使分句间形成递进关系,表达了作者对流言的强烈愤慨。这两个分句概括了反动派的凶残和走狗文人的无耻,衬托了爱国青年无辜被害的惨状。9、“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此处“煤”的比喻?作者对“请愿”持怎样的态度?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以“大量的木材”比喻人类社会在残酷的斗争中流了大量的血,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以“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比喻大量流血牺牲而换来的人类历史的前进只是一小步。同时,作者沉痛地指出“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依靠请愿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行的。鲁迅不赞成请愿,尤其不赞成徒手请愿。10、“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引用陶潜的诗句有什么作用。引用陶渊明的诗歌说明尽管徒手请愿意义不大,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有影响,寄托了作者深沉的哀伤和对烈士的赞美之情,有“青山埋忠骨”“精神永流传”之意。11、“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如何理解“伟绩”“武功”这两个词语?“伟绩”“武功”本是褒义词,这里为反语,是对中外杀人者的辛辣讽刺。“中国军人”的“伟绩”是“屠戮”柔弱的“妇婴”(刘和珍等女子),日、美、英等“八国联军”的“武功”是“惩创”手无寸铁的“学生”(同样指刘和珍等人)。这两个词,揭露和讽刺反动派凶残的本质,力透纸背。12、总结文章在运用修辞方面的特色,并举例说明。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对比等修辞手法。如作在表达对于徒手请愿的看法时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媒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作者用一个比喻句,具体形象地阐明了一个抽象的道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第五节中的“伟绩”“武功”等词,用反语揭露并讽刺了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行径文章用“庸人”与“真的猛士”对比。庸人惯用忘却的方法对人世间的悲哀与不平做淡化处理。作者批判了这种庸的生活哲学,肯定了“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的现实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