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202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06课 琵琶行 并序(解析版)

202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06课 琵琶行 并序(解析版)

pdf 2021-09-07 13:49:25 11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悯然(mīn)憔悴(qiáocuì)商贾云集(ɡǔ)B.转徙(xǐ)迁谪(zhé)东船西舫(fānɡ)C.幽咽(yè)浔阳(xún)钿头银篦(bì)D.红绡(xiāo)阑干(lán)悄无声言(qiāo)【答案】C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A.枫叶狄花添酒回灯转轴拨弦低眉信手B.轻拢慢捻间关莺语凝决不通银瓶乍破C.整顿衣裳秋月春风暮去朝来呕哑嘲哳D.忧愁暗恨年长色衰飘沦憔悴恬然自安【答案】C【解析】A项,狄—荻;B项,决—绝;D项,忧—幽,飘—漂。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畅快B.歌.以赠之歌:作歌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D.如闻仙乐耳暂.明暂:暂时。【答案】D【解析】“暂”,诗中应该解释为“忽然,一下子”。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老.大.嫁作商人妇B.说尽心中无.限.事C.铁骑突.出.刀枪鸣D.暮去朝来颜.色.故【答案】B1,5.与“春花秋月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不可等闲视之。【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一样,都为“随随便便、轻易”,其它几项都都为“平常”。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答案】C【解析】A项,“衬托……昂扬”说法不当。B项,“反衬……成功”说法不当。D项,“衬托……凄凉”说法不当。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B.唐有乐府诗,是按照汉乐府的旧题来写新事的;又有新乐府诗,是不合乐的,是叙事诗,按照所叙事件来定题目,不是仅有乐府的旧题。C.《琵琶行》有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两条结构线索,暗线是琵琶女的演奏和自诉身世,明线是诗人的感受,两条线索的交汇,是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同感情体验。D.《琵琶行》用反衬手法来表现琵琶女的“凄凉”,用昔日的年轻貌美衬托现在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门庭若市衬托现在的独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托如今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托孤寂伤感的情怀。【答案】C【解析】明暗线索表述错误。8.下列各句中,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拆迁政策,村民依然很不满意,看来,政策的制订还是没有站在村民的角度2,来全面考虑。B.处在“阿拉伯之春”漩涡中的叙利亚和利比亚,可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而不同的是,利比亚的卡扎菲已被西方武力支持的反对派打死,叙利亚的巴沙尔还在苦苦地挣扎中。C.官场混迹十多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用尽了积蓄,到如今,依然是司马青衫,连个七品芝麻官都没有混上,真叫人不得不说一句当今大学生的口头禅“好郁闷”啊。D.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他牙关紧咬,两眼喷火,却一言未发,只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顺溜》一剧中,对于这场戏的处理可说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完全靠演员的表情动作来突现人物内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C项,“司马青衫”常用来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9.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个字。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答案】①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②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意思对即可)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0~12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3,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0.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悲惨的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诗人此时的心情。【答案】D【解析】“反衬”一词错误。此处将别时的悲惨凄凉的氛围,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人的心境更是凄凉愁苦。1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两句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答案】这两句在诗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紧承上文主客离别之事,又引出琵琶声,为下文展开对琵琶曲的描写过渡。【解析】第一段写江上送客,第二段开头写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2.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答案】①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②巧用拟声词和叠音词,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③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意思对即可)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4,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1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D.不尚艰难艰难:艰涩。【答案】A【解析】致仕:辞官归家。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连词,跟、同。A项,代词,他/助词,无实义。B项,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项,介词,给/副词,被。5,15.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览(其)诗卷B.流闻(于)禁中C.(老妪)问解则录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答案】C【解析】“老妪”应改为白居易。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答案】D【解析】“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17.(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吴人,恃才少所推可。②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答案】①(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人)。②(白居易)被重新任用之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答案】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6,【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白居易在二十岁名声未起的时候,到京城游玩,去拜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人),于是就戏弄白居易说:“长安什么东西都贵,想‘居’是很不‘易’的。”等到顾况阅览白居易的诗卷,看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于是他感慨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我之前的话是跟你开玩笑的啊。”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选拔进士和人才,白居易都被选中,补任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和诗一百多篇,对时事进行规劝和批评,诗歌流传到宫中。皇上对这件事感到很高兴,于是召见他并授予他翰林学士的职位,后担任左拾遗。当时强盗杀了宰相,即使是京师也显出喧闹或纷乱的样子。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请求尽快捉拿盗贼。权贵中有人嫌他做事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非常恼怒。不久就有人说:“白居易的母亲掉到井里死了,但他却写了《新井篇》,文章语言肤浅华丽,白居易品行恶劣不可重用。”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当初因为宰相武元衡被杀的事情而暴露自己不够适宜的行为,他的行为确实没有其他的想法,却使奸党恼怒,于是也使他仕途失意。但他也能顺应并适应自己的境况,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佛教生死的说法里而忘记自己形骸的劳顿。过了很久,又调任中书舍人,负责拟制诏书。黄河以北发生动乱的时候,朝廷出动军队平乱无功而返,他又谈论国事,皇上没有多听取他的意见,于是请求到京师之外任职,被任命做杭州刺史。文宗即位后,白居易被召回升迁做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官归家,后去世。白居易连续多次因为忠诚耿直而遭遇摒弃,于是就将自己放纵在诗酒之中。被重新任用之后,遇上的又都是年幼的国君,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选择居住在履道里,跟香山的僧人如满等结集成立净社。疏浚淤塞的沼池,种植树木,建了石楼,开凿了八节滩,常去游赏玩乐,茶酒器具不离身边。曾经不戴帽子,裸露发髻,张着两腿坐着,谈论禅道,咏怀古迹,自在快乐。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写了自传。非常喜好佛事,也曾整月不食荤菜,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设宴集会,这些都是年岁已高并不做官的人,每天相互邀请,当时的人们很羡慕他们,为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公的诗以六言为主,不喜欢内容艰深。每次写好后,一定让自己家里的老婆婆读自己的诗句,询问得知她理解诗句了,才把诗句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诗就如同崤山以东的老年人从事农桑,字字都很实在。鸡林国的行者、商人把白居易的诗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价值百金,如果是伪造的诗句,他们就能辨别出来。白居易与元稹的关系非常好,写作风格也相同,天下人将他们合称为“元白”。元稹去世后,白居易与刘宾客齐名,人称“刘白”。白公喜好神仙之说,自制飞云履,焚香走路,像在烟雾里行进,四边冉冉地升起云雾。刚到九江的时候,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座草堂,来炼制仙丹。这些现在还存在。7,(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8~19题。江楼月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东川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首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元白二人所处的地点,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相距遥远。故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伤别之情顿生。B.“两地阴晴远不知”从人的离合联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在两地,距离遥远,景象有别,以此晴彼阴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C.“一宵光景潜相忆”一句中,“一宵”表现“相忆”时间之长;“潜”写出了深思的神态。诗人思念友人,以至夜不能寐,情感表达朴实真挚。D.尾联中“今朝”和“方”表明懊悔寄诗之迟,暗示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同悔”表明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感人至深。E.这首诗别具一格,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表现了双方的思念之情;且情景高度融合,语言真率自然,不事雕饰而情致曲尽。【答案】BD19.请从虚实角度赏析第三联“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答案】“谁料”句虚写元稹在嘉陵江岸边对自己的思念,“正当”句实写了诗人在曲江池畔对好友的凝望。这一联对思念之情的描述,从双方着笔,形象地再现了两位诗人在月圆之夜凝思、吟赏、思友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元、白二人心心相印、推心置腹的友谊。虚实结合,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内容。8,【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白居易的美学思想①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②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④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9,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的诗人了。⑤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2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A.白居易认为“诗言志”是诗歌的本质,这种本质决定诗歌能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B.李白、杜甫的诗与白居易的诗主旨完全不同。C.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诗歌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D.白居易的诗歌美学思想有许多合理因素,但是也有偏激之处。E.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诗歌理论尤其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答案】BE【名师点睛】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题B项依据第四段“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可知B项说他们诗的主旨“完全不同”是不符合文意的。21.“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中的“核心”指什么?【答案】儒家传统美学思想(观点)【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找到“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根据文本第二节内容,可知儒家传统美学思想(观点)。【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10,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只要准确理解本段的结构,找出中心句即可轻易答题。文段的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也是高度概括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的内容。22.从第①自然段看,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有哪些?请概括出两点。【答案】①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②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是由“诗言志”的本质决定的。【名师点睛】这仍然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明确只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如本题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是由“诗言志”的本质决定的。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