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第4课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一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第4课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一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ppt 2022-06-17 17:00:04 19页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4课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第二单元\n“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一主题贯串了本课三篇文章的始终,表现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庄暴见孟子”一章,采用假设论证,分析了与民为敌和与民同乐的不同结果:与民为敌,则成为孤家寡人;与民同乐,则成为圣明之主。“孟子见梁惠王”一章,援引历史事例,分析古之圣君与暴君的不同结局:胸怀天下,心念苍生,则万民拥戴,流芳百世;残暴无道,残民贼义,则众叛亲离,遗臭万年。“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一章,引用历史故事,阐述了古之圣君与今之国君的不同做法:古之圣君巡狩,急民之所急;今之国君巡游,恣意享乐,耗费民力。一个是顺天而行,顺天者自然是昌;一个是逆天而动,逆天者自然是亡。\n1.注字音课前达标\n\n4.解多义\n\n\n6.明句式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判断句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判断句何以能鼓乐也宾语前置句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宾语前置句王语暴以好乐介词结构后置句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介词结构后置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介词结构后置句暴见于王被动句他日,见于王曰被动句7.积名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n1.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译文: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了!今天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点评: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由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另一方面,在齐宣王听到孟子提及“好乐”而“变乎色”时,孟子及时肯定了好乐有助于治国,以此语来消除齐王的羞惭之心,这样就抓住了对话进行下去的关键,并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重点评析\n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虑为忧虑。点评:孟子明确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当然,他并不是在说百姓的地位比国君的地位高,而是说国君在治国时,如果不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就很难维持自己的统治。因为孟子认为,国家存在的根本不在于“天时”“地利”,而在于“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劝诫统治者要与民同忧同乐。所谓的“同忧同乐”也不仅仅是指同百姓一道娱乐,一道忧苦,更主要的是指统治者要推己及人,施恩于民,关心百姓疾苦,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只有达到此种境界,才能君民上下一心,实现仁政理想。\n孟子在论辩中非常善于把握机会宣传自己的主张,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试作分析。提示:儒家一直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但这音乐指的是古代先王创作的音乐,即“先王之乐”。齐宣王“好乐”,但他喜欢的是当时的流行音乐。面对这样的难题,孟子没有想方设法地劝说齐宣王改变他的喜好,而是先肯定他的这种喜好,然后进一步指出宣王不应当只是一个人欣赏音乐,而应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即所谓“与民同乐”。应当说,孟子的适时引导对于让齐宣王接受“与民同乐”的思想,是极其有利的。能够与民同乐,实际上也是施行仁政的一种表现,孟子就是这样不失时机地宣传他的主张的。讨论探究\n在“孟子见梁惠王”一章中,孟子从梁惠王一句“贤者亦乐此乎”的问话引申开去,说“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然后引用古代故事来说服梁惠王,在强烈的对比中让梁惠王同意自己的观点,做出正确的抉择。时机抓得准,论证有力。“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一章,孟子也是在回答了齐宣王“贤者亦有此乐乎”的问话后,紧接着提出了“与民同乐”的观点,然后借齐景公问晏子出游一事,阐明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观点,借古讽今,很有说服力。\n“庄暴见孟子”一章音乐——乐乐——快乐鼓乐、田猎:疾首蹙安页  怨——不与民同乐欣欣然有喜色 爱——与民同乐结论:与民同乐,则王矣(借题发挥、正反对比——高明的论辩艺术)结构板书\n一个完美的战例——“庄暴见孟子”一章赏析“庄暴见孟子”一章主要记叙了孟子和齐宣王关于“乐”的一次谈话。孟子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施行仁政,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王天下”。在谈话过程中,孟子细致入微地把握了齐王的心理,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在这之前,齐王的大臣庄暴曾经被齐王召见,且被告之以“好乐”;庄暴当时“未有以对”,因此特来向孟子请教。显然,“他日,(孟子)见于王”,并非偶然、盲目前往,而是有备而往的:不但有明确的谈话内容、谈话目标,而且设计了精密的谈话步骤。这生动体现了《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思想。以下的战斗在孟子的操纵下有条不紊、尽如人意地展开。鉴赏评价\n孟子开门见山地询问:“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齐王“变乎色”。对此,朱熹分析说:“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从下文情节来揣摩,当时齐王的心情应该是既愧且怒;这种反应,应该也是在孟子的预料之中,或者说正是孟子所期望的。孟子论辩说理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善于把握人物心理,谈话前他必定已从多种渠道对齐王的性格特点体察入微,因此是有意惹怒或惹急齐王。这就好像两军对垒,敌军坚守营垒不与我交战,我必须想方设法引蛇出洞。《孙子兵法·始计篇》说:“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孟子这里就是采取了“怒而挠之”的战略战术,针对齐王易怒的特性,激怒他,引他上钩。\n敌人已经被引出营垒了,但这时还不能与之交锋,因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兵势篇》)必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篇》),否则必致两败俱伤,使谈话无法继续下去。此时孟子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对齐王激昂的情绪进行安抚:“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n正因为孟子牢牢地控制着“战争”的进程,所以在初步稳住了齐王的情绪之后,他又有意派出了一支“饵兵”,引诱齐王入其彀中:“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孙武在其《军争篇》中告诫兵家:“饵兵勿食。”齐王却果然上钩了:“可得闻与?”好奇之态,跃然纸上。须知,在古代,“今之乐”与“古之乐”的区别是判若鸿沟的:“古之乐”有助于治理国家,因此孔子看到他的弟子子偃用音乐来治理一个小国家,曾取笑他是“杀鸡用牛刀”;而“今之乐”则是庸俗淫靡的。齐王之上钩,势在必然。\n在我们看来,这时趁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已经是水到渠成。孟子则不然,他还是没有正面解释为什么说“今之乐由古之乐”,而是另外提了两个看似关系不大的问题:“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蓄势之功,令人叹服。而从战略上来考虑,这实际上正是吸引敌人之后的诱敌深入、迂回包围之计,《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正是靠此计,火烧新野,一战成名。\n待到合围之势形成,孟子便指挥前后两军,全线出击。“臣请为王言乐”便是合围成功、全线出击的信号。出击便须势如破竹,不给敌人以喘息还手之机。《孙子兵法·兵势篇》上说“势如弓广弩(张满的弓),节如发机(触发机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孟子“前军”——“妻离子散图”,“后军”——“黎庶齐安图”相继发出,前军为阴,后军为阳,阴阳配合,一举将齐王拿于马下!好一个完美的伏击战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