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课时1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pptx
2022-06-18 15:18:19
223页
第二单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n《论语》十二章第5课\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答案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1.B 敏:勤勉。····\n答案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而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人而不仁,如礼何④死而后已(2)其①请问其目②其“恕”乎2.(1)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顺承,就。③连词,表假设,如果。④连词,表顺承,才。(2)①代词,它的。②副词,表推测,大概,也许。(3)①介词,把。②介词,用。(4)①代词,……的人。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5)①疑问代词,怎样。②疑问代词,为什么。(3)以 ①仁以为己任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4)者 ①知者不惑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5)何 ①人而不仁,如礼何②小子何莫学夫《诗》············\n答案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譬如平地(3)小子何莫学夫《诗》3.(1)文质彬彬 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2)平地 填平洼地。(3)小子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n答案4.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1)克己复礼为仁(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敏于事而慎于言(5)止,吾止也4.(1)判断句(2)定语后置句(3)状语后置句(4)状语后置句(5)判断句\n答案5.下列有关《论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5.B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死后,其弟子将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初“墓而不坟”。历代经过多次修葺营造,孔林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中国氏族墓葬群。孔子周游列国后,并未推销出自己的主张,又接连听到瑞兽麒麟被杀,得意门生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剁成肉酱,他就像一棵老树连遭雪裹雷击,(奄奄一息/朝不保夕),唱起了哀歌“泰山要倾倒了,栋梁要毁坏了,哲人要辞世了”。(果然/结果),他不久就去世了,弟子们举行了葬礼,于是有了眼前的孔子墓。孔子墓坐落在孔林入口处西北面一座红垣环绕的院子里。一个直径二三十米的坟堆,高不过五米,前有孔子后代立的两座普通的石碑,碑前用泰山封禅石垒成的供案,大概是墓地唯一的奢侈物。以孔子的熠熠光环和崇高地位,墓地显得过于朴素,一时真有些(不可思议/匪夷所思),但细想来,似又在情理之中。墓冢朴素也是因为孔子死时不受诸侯重视,政治和社会地位不高,也就葬得不(隆重/庄重)。,如苍松翠柏侍立的神道、气势宏伟的万古长春坊、端庄肃穆的至圣林坊,尽显高贵与排场。好在古人头脑没有过于发热,孔子墓核心部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面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n答案6.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朝不保夕果然不可思议隆重B.奄奄一息 果然 匪夷所思 隆重C.朝不保夕 结果 匪夷所思 庄重D.奄奄一息 结果 不可思议 庄重6.B 朝不保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奄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垂危。语境中说的是孔子的身体状况,应该用“奄奄一息”。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用在下半句,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产生某种结局。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这里说的是孔子去世这一事实与孔子的哀叹相符,故此处应用“果然”。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这里强调的是孔子墓的朴素不符合常理,很奇怪,故应用“匪夷所思”。隆重:盛大庄重。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这里说的是葬礼,应用“隆重”。\n答案7.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孔子的地位在历朝的不断攀升,孔子墓添加了许多包装B.孔子墓后来添加了许多包装,是因为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C.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是孔子墓后来添加了许多包装D.孔子墓后来添加了许多包装,表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7.A 由横线后面的句子可知,这里突出的应是孔子墓添加了许多包装,而B项强调的是孔子墓添加包装的原因,C项突出的是孔子墓添加了许多包装是孔子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D项强调的是孔子地位不断提升,故答案为A。\n答案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8.【答案】经过历代多次修葺营造,孔林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解析】【技巧点拨】语病修改中途易辙可将“经过”放在“历代”之前。语序不当应将“中国”放在“规模最大”之前。\n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2)《论语·学而》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3)《论语·里仁》中,“,”这两句话最能体现孔子对真理、信仰等迫切而热烈的追求。(4)《增广贤文》有言“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卫灵公》中的“,”所讲的道理相似。答案9(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2)人而不仁 如礼何(3)朝闻道 夕死可矣(4)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n(5)《论语·里仁》中,反映“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6)《论语·雍也》中,“,”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7)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答案(5)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6)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7)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卫公孙朝①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叔孙武叔②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③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节选自《论语·子张》)【注】①公孙朝:卫国大夫。②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谥号武。③赐:子贡的名。·············\n答案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坠于地 坠:下坠B.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告:告诉C.叔孙武叔毁仲尼毁:毁谤D.犹可逾也逾:逾越,超越1.A 坠:失。····\n答案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B.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C.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D.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2.C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两句结构相同,故应在“大者”后断开,排除A、B两项。“夫子焉不学”句意完整,说的是“我的老师何处不能学习”,故“不学”后应断开,排除D项。\n答案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武之道”,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治国之道,现泛指宽严相济、有张有弛的治国和处事方法。B.“宫墙”,指的是王宫的围墙,如王宫之内的柳树就被称为“宫墙柳”。C.“仞”,是古代度量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文中用“墙数仞”比喻学问高深。D.“子张”,为篇名。《论语》通常取开篇前两字为篇名;若开篇前两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前两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3.B “宫墙”也指普通的围墙,并非专指王宫的围墙。文中指普通的围墙。\n答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2)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4.(1)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关键点:“于”“焉”)(2)能够找着大门的人或许不多吧。那么,那位先生的话,不也是合乎情理的吗?(关键点:“得”“或”“宜”)\n答案5.子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说明诽谤孔子没有用?诽谤孔子没有用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5.【答案】(1)比喻:把他人的才德比作丘陵,把孔子的才德比作日月。对比:他人与孔子形成鲜明的对比。(2)因为孔子才德出类拔萃,诽谤孔子并不会对孔子有什么损害。【解析】“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把他人的才德比作丘陵,把孔子的才德比作日月,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说明孔子的才德是常人不可及的。“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才德出类拔萃,像日月一样耀眼,诽谤孔子是不自量、无知的,并不会对孔子有什么损害。\n参考译文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就存在于人间。贤能的人能够认识到它的大旨,不贤能的人只能知道它的枝节。没有地方不存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能学习?哪里有固定的传授之师呀?”叔孙武叔在朝中对官员们说:“子贡比他老师仲尼贤能。”子服景伯便把这话告诉子贡。子贡道:“拿房屋的围墙作比方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人们可以直接望见墙内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高达数仞,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到宗庙的华美和房舍的富丽。能够找着大门的人或许不多吧。那么,那位先生的话,不也是合乎情理的吗?”叔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其他贤者,好比山丘,还可以超越过去。仲尼,就像太阳和月亮,不可能超越。即使有人要与太阳和月亮决绝,那对太阳、月亮有什么损害呢?只不过显示他自不量力罢了。”\n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文本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文本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n答案6.下列对两则文本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入则孝入:在家B.泛爱众,而亲仁泛:广泛C.贤贤易色易:轻视D.能致其身致:招致6.D 致:给予,献出。【技巧点拨】····\n答案7.下列对文本一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古代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文中是对孔子的尊称。B.弟子:多指门徒或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文中指孔子的三千门徒。C.悌:是敬爱兄长的意思。“孝悌”是孔子非常重视的道德准则。D.仁: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指有仁德的人。7.B 文中的“弟子”泛指年少者。\n答案8.下列对两则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谨信、爱众、亲仁等,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学文”更重要。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完善道德修行之后才追求的。C.子夏认为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贤贤”就是尊崇贤者,就是“亲仁”,是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8.D 首先,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并没有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其次,儒家只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n答案9.把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事父母,能竭其力。(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9.(1)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关键点:事,竭其力)(2)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关键点:交,言,信)\n答案10.这两则《论语》选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10.【答案】两则文本都体现了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观点。从第一则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看,孔子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摆在第二位。在第二则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第一则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高低,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遵循“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也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解析】首先理解两则文言文的意思,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观点,然后加以比照,就可以发现它们在强调道德教育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参考译文文本一:孔子说:“一个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顺兄长,行为谨慎,说话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章典籍。”文本二:子夏说:“尊崇贤者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奉献生命;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n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①乎?”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注】①彻:周代的田税制度,十分抽一。②二:十分抽二的税。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B.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C.按照时令,役民于时,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D.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答案11.C 选段没有涉及此项内容。\n12.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答案12.【答案】选段所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富民”的经济思想。有若认为,应该削减田税的税率,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税过多,那么必将导致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解析】在理解选段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中包含的“经济思想”。注意比较文中所说的“彻”与“二”所带来的不同效果。竭泽而渔只能让百姓更加贫困,只有富民才能富国。参考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收成不好,国家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呢?”哀公说:“(现在)十分抽二,我还感到不够,怎么能实行十分抽一的政策呢?”有若回答说:“百姓的用度够了,您和谁会不富足呢?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和谁会富足呢?”\n大学之道第5课\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答案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彰明B.知止而后有定知:知道C.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动D.安而后能虑虑:忧虑1.D 虑:思虑精详。····\n答案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2.(1)大学 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2)至于 到。\n答案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2)知止而后有定(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3.(1)“明明德”中的前一个“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彰明。(2)止:动词活用为名词,停止的地方,文中指“至善”的境界。(3)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n答案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不以其道得之B.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D.欲治其国者其皆出于此乎4.B 均为介词,在。A项,助词,的;代词,它们。C项,介词,把;连词,表修饰。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n答案5.下列对文中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5.A 《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礼乐文化的传承载体,除了社会习俗、礼器文物之外,主要是以儒家“十三经”为主体的文献典籍,尤其是其中的“三礼”经籍。涉及“三礼”的还有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文本真伪、经师家法、传承谱系等极为复杂的经学问题;加之古书残缺,古制茫昧,古文简奥,异说纷纭,更增添了解读之难度。尤其自清末民初始,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儒学花果飘零,“”。当时救国成燃眉之急,时人为救国危,对礼教大加挞伐。“五四”新文化运动,更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礼教,( ),因而实现传统“创造性转化”的诸位知名学者,亦不得不在推行“儒家伦理”的同时,特别声明首先要排除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孔孟之道”,或在肯定儒家“仁”学现代意义的同时,提出必须借助对“仁”的重新取向,分离传统的“礼”。可见,礼是否曾因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思维屏障。于是,对礼学的平心静气的研究,也就难上加难了。\n答案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土崩瓦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倡办B.土崩瓦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倡言C.分崩离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倡言D.分崩离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倡办6.B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这里说的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应用“土崩瓦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也不能保全。根据语境,礼乐文化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之间是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应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倡言:公开地提出来。倡办:带头开办,创办。“实现传统‘创造性转化’”是学术理念,应用“倡言”。\n答案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礼乐传统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被等同于封建糟粕B.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礼乐传统被等同于封建糟粕C.以致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礼乐传统被等同于封建糟粕D.况且礼乐传统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被等同于封建糟粕7.C 分析括号所在句可知,此处应该填写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造成的结果,“况且”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和原文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分析A、B、C三项可知,C项以“以致”开头,更能突出礼乐传统被等同于封建糟粕这一结果,故选C项。\n答案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8.【答案】礼是否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的思维屏障。【解析】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曾因”应改为“因曾”;二是结构混乱,可在“思维屏障”前加“的”。\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自由的第一个高峰。但大家只注重了“争”的一面,①。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战国简帛印证了“诸家杂糅”的事实。郭店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道家共存;上博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墨家共存;马王堆帛书中,可以看到道家与法家共存。“德”不为孔孟独享,“道”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在秦征服六国之前,诸子百家的思想互“融”已经开始。诸子百家虽然哲学体系差异极大,②,即建立“统一秩序”。儒家强调“定于一”的礼乐道德秩序,法家强调“车同轨、书同文”的权力法律秩序,墨家强调“尚同”与“执一”的社会行动秩序。即便强调极端自由的道家,③。老子的“小国寡民”经常被说成主张分治,但实际上“小国”只是政治过渡的单元,“邦国”之后还有“天下”这一最终秩序——“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n答案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9.【答案】①却忽视了“融”的一面 ②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③对统一秩序也是认同的【解析】第①处,语境是一个转折复句,此处应用转折连词;前面说“只注重了‘争’的一面”,后面应说忽视了什么,再结合下文“融”,可填“却忽视了‘融’的一面”。第②处,语境是一个转折复句,呼应前面的“虽然……”,可以用“但……”;前面强调差异极大,后面又说“建立‘统一秩序’”,可见其目标相同,据此可填“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第③处,语境强调诸子百家有统一的秩序,此处是一个假设复句,对应“即便强调极端自由”,此处可填“对统一秩序也是认同的”。\n答案1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10.【答案】①连续运用了两组排比句式,形式整齐,富有节奏感。②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气势和力度,突出了诸子百家思想融合的观点。【解析】从修辞手法和句式看,画波浪线句是两组排比句,句式相同,结构整齐一致。从内容看,两组排比句都强调诸子百家思想上的融合。从表达效果看,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是突出观点,增强语句的气势,使文章朗朗上口,有音律美和节奏感。\n答案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用“,”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是“”。(3)《大学之道》中,用“,”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对国家治理走上轨道的重要性。(4)《大学之道》中的“”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11.(1)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2)先修其身 先正其心(3)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4)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①;其乐心感者,其声啴②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③,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节选自《礼记·乐记》)············\n【注】①噍(jiāo)以杀(shài):噍,声音急促。杀,衰微。②啴(chǎn):宽舒。③食(sì)飨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之礼。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答案1.A “物使之然也”为判断句,句子结构完整,其前应断开,排除B项。“故形于声”中的“故”表原因,其前应断开,排除C、D两项。\n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时所执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时所执的道具。B.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C.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正统的雅乐,被斥为乱世之音。D.玄酒:即水。水为玄色,即黑色。上古无酒,以水代之,所以称祭祀用的水为玄酒。答案2.B “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错。文中说的是“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n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心有哀、乐、喜、怒、敬、爱等不同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有急、缓、散、厉、直、柔等之别。B.声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动,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C.桑间濮上之音属亡国之音,它反映的是国家政治混乱、百姓不受约束、统治者自私自利。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答案3.D 审声是懂得政事的前提,但不能说审声就能懂得政事。\n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2)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答案4.(1)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关键词:“道”“和”“一”)(2)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关键词:“怨以怒”“乖”)\n5.文中是怎样具体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答案5.【答案】(1)文中先通过道理论证论述了音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然后举例子具体论证,讲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与不同的政治状况存在的内在联系。(2)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解析】回答第一问,首先要找到该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语境分析作者所采用的论证方法。结合原文可知,文章先通过道理论证阐述了“声音之道”,然后通过“治世之音”等例子论证了“与政通矣”。对于第二问,根据文意可知,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反人道之正也”正是论述目的,将其翻译概括出来即可。\n参考译文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排列这些“音”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乐,是从音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乐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舒缓;人心有了喜悦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愤怒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粗暴而严厉;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刚直而廉正;人心有了爱慕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种声音,并非天性如此,而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产生的。因此先王对于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民心而实现天下大治。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荡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把声组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叫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政治的和谐;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声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n郑、卫两地的音乐,属于乱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桑间濮上的音乐,属于亡国之音,它象征着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子犯上欺下、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音,都是出于人心。乐,则是与社会伦理相通的。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君子才能通过辨别声进而懂得音,通过辨别音进而懂得乐,通过辨别乐进而懂得政事,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法。所以,对于不懂得声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音;对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乐;懂得乐的人也就近乎懂得礼了。礼、乐都能够懂得,那就叫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所以,无论多么隆重的乐,并不是为了极尽听觉上的享受;无论多么盛大的食飨之礼,并不是为了极尽味觉上的享受。演奏《清庙》所用的瑟,上面是朱色丝弦,下边是稀疏的孔,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应和咏叹,形式简朴却余音袅袅;又如大飨之礼,以水代酒且放在前列,盘子里放的是生肉生鱼,肉汁也不加任何调料,食物简单却余味无穷。由此看来,先王制礼作乐,其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n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节选自《礼记·大学》)·············\n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D.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答案6.C “焉”是代词,作“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是对称结构,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n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知在格物:即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B.庶人:周代社会的平民,后世无官爵者亦称庶人。C.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曾点的父亲,父子二人都曾求师于孔子。D.《礼记·大学》:《大学》原为《礼记》之一篇,后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答案7.C 曾点,字皙,是曾参之父。\n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第二段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答案8.B “‘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错,“八条目”之间是递进关系,“修身”是其核心。\n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2)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答案9.(1)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关键词:“明明德”“治”)(2)所以,喜欢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关键词:两个“恶”,“鲜”)\n10.请结合选文前两段内容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10.【答案】①要树立远大理想;②要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③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解析】选文前两段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还指出“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由此可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有高远的奋斗目标;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可知要探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由“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知要正心修身,即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参考译文(前两段译文略)所谓使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道德修养不高的小人在独处、别人看不见时做不好的事,没有什么坏事不干的,见到道德修养高的君子后就隐藏躲避,掩盖藏匿做过的坏事,特意显现自己做过的善事。别人看他,就如同看清了他的肺肝一样,他这样做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在的真实德行,外表上一定会表现出来的,所以君子在独处、别人看不见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曾子说:“(独处时也要像)有很多双眼睛在注视着你,很多只手在指点着你,这是多么严密的监督啊!”财富可以装饰屋室,道德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身体自然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n所说的修养自身德行在于(首先)端正自己的内心:如果心中有愤怒的事,那么内心就不能端正;如果心中有畏惧的事,那么内心就不能端正;如果心中有喜好的事,那么内心就不能端正;如果心中有忧患的事,那么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上,虽然在看一件东西,却好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一种声音,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一种食物,却不知道它是什么滋味。这就是修养自身德行在于(首先)端正自己的内心的道理。所说的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在于(首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普通的人,对于自己所亲近或怜爱的人,(往往会过分地亲近怜爱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爱;而对于自己所鄙视和厌恶的人,(往往会因心有成见而过分地鄙视厌恶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恶;对于自己所畏服恭敬的人,(往往会过分地畏服恭敬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敬;对于自己所怜悯同情的人,(往往会过分地怜悯同情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护;对于自己所傲视和怠慢的人,(往往会过分地傲视怠慢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轻。所以,喜欢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这就是说,自身的品德没有修养好,就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族。\n*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5课\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答案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交:结交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取C.自贼者也贼:小人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保:安定1.C 贼:伤害。·····\n答案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1)之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②由是观之③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以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2.(1)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此。③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①介词,用。②与“所”连用,表原因,因为。·····\n答案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1)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3.(1)状语后置句(2)判断句(3)宾语前置句\n答案4.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远。B.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讥为“迂阔”,其政治理想未能实现,所以其在晚年时和孔子一样退而著述。C.《孟子》原本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D.《孟子》《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长于论辩,气势磅礴。4.C “五经”应为“四书”。\n[2022浙江宁波三校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孟子认为,人本然地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人和“非人”的分水岭。从这个根本点上来看,人和人是完全平等的:君子和庶民是平等的;尧、舜和路人,甚至桀、纣也是平等的。( ):一条是向上成为君子圣贤的路;一条是向下沦为普通人、小人甚至的路。这两条路在起点处交汇,就看你选择哪一条并且努力走下去了。自己想成为德行高尚的人,可最终成了的人,这样的结局,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孟子说,把仁、义、礼、智四端一点都不难,关键是要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看到头发斑白的老人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在路上,就去帮他拿,不让他辛劳。做这样的事情都是,却可以成就一件美德,使自己含有的仁、义、礼、智四端成长并趋向成熟。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从自己堕入邪恶甚至流于凡庸,怎么能让人感到悲哀呢?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每一个人最初都面临着两条路B.最初有两条路,可供每一个人选择C.每一个人都要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D.但是,尧、舜最初也都面临着两条路答案5.A 前文说的是人和人是完全平等的,所以句子的主语应是每一个人,排除B、D两项;后文具体阐释“两条路”,排除C项。\n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社鼠城狐卑躬屈膝发扬光大吹灰之力B.衣冠禽兽卑鄙无耻踵事增华吹灰之力C.衣冠禽兽卑鄙无耻发扬光大举手之劳D.社鼠城狐卑躬屈膝踵事增华举手之劳答案6.C 社鼠城狐:城墙上的狐狸,土地庙中的老鼠,因为有所依托而免受攻、熏。比喻仗势作恶的人。衣冠禽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行为卑劣,如同禽兽的人。此处是与君子圣贤对照的,应用“衣冠禽兽”。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谄媚奉承。卑鄙无耻: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此处强调的是人的德行,应用“卑鄙无耻”。发扬光大:发展提倡,使日益盛大。踵事增华: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展。此处强调使仁、义、礼、智的传统延续发展,应用“发扬光大”。吹灰之力:形容很小的力量(多用于否定式)。举手之劳:形容事情很容易办到;不费事。本处指做帮助老人的事情是很简单的,并没有强调力量,应用“举手之劳”。\n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从自己堕入邪恶甚至流于凡庸,难道让人感到悲哀不成?B.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从自己流于凡庸甚至堕入邪恶,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C.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从自己堕入邪恶甚至流于凡庸,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D.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从自己流于凡庸甚至堕入邪恶,怎么能让人感到悲哀呢?答案7.B 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是“流于凡庸甚至堕入邪恶”;二是不合逻辑,“怎么能让人感到悲哀呢”可改为“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n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3)孟子认为,“仁之端”指的是“”,“义之端”指的是“”,“礼之端”指的是“”,“智之端”指的是“”。答案8.(1)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2)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3)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n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②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注】①孟仲子: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②地丑德齐:地相等,德相齐。\n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B.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C.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D.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答案1.C “无他”为固定句式,意为“没有其他的(原因)”,其前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D两项。“管仲且犹不可召”中,“管仲”作“且犹不可召”的主语,二者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n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存在不足的人”,是古代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B.“尧、舜”是唐尧和虞舜的并称,两人为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舜将首领之位传给尧。C.“大伦”即伦常大道,这里指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行为准则。D.“诺”表示应答,与之类似的还有“唯”,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答案2.B “舜将首领之位传给尧”错误,应是尧传位于舜。\n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孟子不接受齐王的召见,表明孟子认为国君应该礼贤下士,谦逊待人。B.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手段。C.本文的可读性强,原因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德行。答案3.B 无中生有。\n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2)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答案4.(1)齐国人中,没有拿仁义与齐王谈论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关键点:言,岂,以……为)(2)因此,商汤对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关键词:焉,臣,王)\n5.孟子为何不主动到朝廷见齐王?请简要分析。答案5.【答案】孟子认为,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如果有事情商议,就会(亲自)前去请教有德行的臣子,而自己具有道义和仁德,并不比拥有爵位和财富的人缺少什么,所以齐王应该亲自来请教自己,而不是自己主动到朝廷见齐王。作答本题时,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等,即可得出答案。\n参考译文孟子将要朝见齐王,正好齐王派了个人来说:“我本来应当来看你,可是感冒了,不能外出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我能够见到你吗?”孟子回答说:“我也不幸有点病,不能到朝廷上去。”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托病不上朝见齐王,今天出去吊丧,大概不合适吧?”孟子说:“我昨天有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可以去吊丧呢?”(孟子出门后,)齐王派人来问病,医生也来了。孟仲子答道:“昨天王有命令,他有点小病,不能上朝廷。今天病好了点,就上朝廷去了,我不知道到了没有?”孟仲子派了好几个人在孟子回家的路上拦截孟子,说:“您千万别回家,赶快上朝廷去。”(孟子)不得已只好到景丑氏家里暂住一宿。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伦常关系。父子之间以慈爱为主,君臣之间以恭敬为主。我只见齐王很尊敬您,没见您怎么尊敬齐王。”孟子说:“哎!这是什么话!齐国人中,没有拿仁义与齐王谈论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他们心里想,‘这个齐王哪里够得上和他谈仁义之道呢’,如此而已,这才是对齐王最大的不恭敬。而我,不是尧、舜之道,不敢拿来在齐王面前陈说,所以齐国没有人比我更尊敬齐王的了。”\n景子说:“不,我不是说的这个。《礼》中说:‘父亲召唤儿子时,儿子答‘唯’而不答‘诺’;国君下令召见臣子,臣子不等驾好车马就要动身。’您本来打算朝见齐王,可是一听到王命反而不去了,恐怕与礼的规范有些不相合吧。”孟子说:“难道我说的是这个道理吗?曾子说:‘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他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他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遗憾什么呢?’不符合义的话,难道曾子会说吗?这或许是有一定道理的。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是一样,年龄是一样,德行是一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主、管理百姓,没有比德行更尊贵的。怎么能有了其中一样而轻视另外两样呢?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就(亲自)前去请教。君王尊重德行乐行正道,不能像这样,便不值得和他一起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而称霸诸侯。当今天下各国土地大小相当,德行也不相上下,没有谁能够超过别人,这没有其他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君主喜欢以听从自己的人为臣,而不喜欢以能教导他的人为臣。商汤对伊尹、桓公对管仲,就不敢召见。管仲尚且不可以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n二、[2022湖南长沙四校综合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文本一: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葛:夏代诸侯国之一。②旄倪:老人和幼儿。·····\n文本二: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答案6.C “通”的主语是“道”,“游”的主语是“孟子”,故“通”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不果所言”为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n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之国,文中指大国。“乘”指车,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B.狄,对居住在北方的部族的泛称,古有“北狄南蛮”之说。C.《孟子》,由孟子的弟子编写而成,有对孔子学说的传承。D.合从连衡,“合从”指“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指“事一强以攻众弱”。答案7.C 《孟子》一书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一起编写而成的。\n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商汤征伐天下,得到当地百姓的信赖,是因为商汤能够怜惜当地百姓,实施的政策能够让百姓高兴。B.孟子认为齐宣王如果能够尊重燕国人民的意愿,实施“仁政”,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对齐国动兵。C.孟子认为功利是祸乱的开始,为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他很少谈及利。后世司马迁对此极为赞叹。D.孟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当时各诸侯国国君的采用,国君们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孟子的“德政”不合时宜。答案8.C 由文中的“太史公曰……利诚乱之始也”可知,认为功利是祸乱的开始的是司马迁;由“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可知,很少谈及利,以防备祸乱根源的是孔子。\n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2)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答案9.(1)(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火一般的统治。(关键点:箪食壶浆,迎,岂)(2)在这时候,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打了胜仗,削弱了敌人。(关键词:当是之时,用,弱)\n10.孟子认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请从所给文本中列举两个可以论证这个观点的例子。答案10.【答案】①周武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高兴,就兼并这个国家;②周文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不高兴,就不兼并这个国家;③商汤征伐他国,实施了百姓满意的措施,百姓便欢迎他来征伐。(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解析】“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说的是先王实施政令都是以百姓的好恶为依据的。由“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可得出答案①;由“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可得出答案②;由“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可得出答案③。\n参考译文文本一:齐国攻打燕国,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兼并燕国,有人劝我兼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攻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并它,必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兼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兼并它而燕国的百姓高兴,那就兼并它。古代有这么做的人,周武王就是。兼并它而燕国的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古代有这么做的人,周文王就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火一般的统治。”齐国攻打燕国,兼并了它。别的诸侯国谋划援救它。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来讨伐我,(我)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过凭方圆七十里的地方就能在天下实行统治的,商汤就是。没有听说过凭着方圆千里的土地来使天下畏惧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时,西边各族的百姓就抱怨;向南征伐时,北边各族的百姓就抱怨。(他们抱怨)说:‘怎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后征伐我们(这里)呢?’百姓盼望他,如同大旱时盼望乌云虹霓一样。(汤的军队每到一地,)让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抚慰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王来了,我们就复活了。’现在,燕王\n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他,百姓都认为您会把他们从水火中拯救出来,(于是)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捆绑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的宝器,像这样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增加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文本二: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功利实在是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功利,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功利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喜好功利的弊病有什么不同呢?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事理已经通达,便出游事奉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梁惠王没有实行他的主张,认为他的主张迂曲遥远并且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在这时候,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打了胜仗,削弱了敌人;齐威王和宣王任用孙膑和田忌等人,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各诸侯国正力求合纵连横,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可是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这些人整理《诗经》《尚书》,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n《老子》四章第6课\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答案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有道者不处处:为,做B.自伐者无功伐:夸耀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泮:同“判”,判断D.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1.C 泮:同“判”,分离。····\n答案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D 该项的“也”都是语气词,前者用在句中,表停顿;后者用在句尾,表示判断和肯定。A项中的两个“其”都是代词,代事物。B项中的两个“之”均为代词,“它,它们”。C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却”。\n答案3.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A.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3.B B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省略句,“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C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中的“自知”是“知自”的倒装,是“知道自己”的意思。D项是宾语前置句,“是以”是“以是”的倒装,解释为“因此”。\n答案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1)自见者不明(2)其安易持(3)其微易散(4)不贵难得之货4.(1)形容词用作动词,显明。(2)形容词用作名词,安然未生变的时候。(3)形容词用作名词,细微的时候。(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看重。····\n答案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5.A 应该是周朝,而不是秦朝。\n[2022山东临沂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般地消失于他方。在夕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是的,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以他的同胞为伍,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写这篇文章时是真心感到了一种难以自掩的羞惭。老子的行踪可以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神出鬼没。有人说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不过,就算他是飞鸿,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留下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怜悯和慈悲。司马迁不知有何依据,断言他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原属陈,陈又为楚所灭,所以又属楚了。当时南方北方的民风与学风已有较大不同,楚国也就以道家学派及由此而生成的文化传统,自豪地与齐鲁大地的儒家、三晋大地的法家。\n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一段出现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在江苏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我能抽支烟吗?”B.“顺——山——倒——”每当森林里响起这样的喊声,她就知道伐木工人又放倒了一棵树。C.想赢的不能赢,怕输的反而输——这就是竞赛的辩证法。D.我的朋友,你再也不必提心吊胆地生活啦——你已经踏上了自由的国土。答案6.D 文中的破折号和D项的破折号均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A项,标示话题的转换。B项,标示声音的延长。C项,标示总结上文。\n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留恋偶然一鳞半爪比肩继踵B.流连偶尔雪泥鸿爪比肩继踵C.流连偶尔一鳞半爪比肩而立D.留恋偶然雪泥鸿爪比肩而立答案7.D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根据上文“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可知,应用“留恋”。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间或,有时候。偶尔:间或,有时候;偶然发生的。根据“就算”“还是”可知,应用“偶然”。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根据“也还是留下了”可知,应用“雪泥鸿爪”。比肩继踵:肩挨着肩,脚挨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比肩而立: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根据“自豪地与齐鲁大地的儒家、三晋大地的法家”可知,应用“比肩而立”。\n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B.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C.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同他的同胞为伍,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D.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以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答案8.B 文中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以他的同胞为伍”中的“以”应改为“与”或“同”等。二是语序不当,“不愿埋骨乡梓”与“不屑……为伍”应互换位置。\n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在以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为例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2)《老子》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和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3)《老子》不断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先用“合抱之木”来阐述,接着又以“,”来形象说理,最后指出走一千里路,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道理。答案9.(1)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2)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3)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文本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节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文本二: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n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答案1.C “其学”为后面句子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A、B两项。“见”的主语应该是“老子”,宾语为“周之衰”;“去”的主语也应该是“老子”,“乃”连接前后两个句子,“乃”前面需要断开,排除D项。\n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B.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是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藏室”是藏书之所。C.玄孙,指曾孙的儿子。老子的玄孙应是李宫的儿子,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D.太傅,古代官职名,周代设置,有辅弼天子之任,三公之一;西汉时,太子的老师被称为太傅。答案2.C “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错误。结合“宫玄孙假”分析,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曾祖父。\n3.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B.老子指出了圣人遵从“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如圣人以不欲为欲,以不学为学,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妄加干预。C.关于老子历史上有不同的传说。一是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D.道学与儒学曾相互贬斥。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学说。但信奉儒学的司马迁却能为老子写传,实属难得。答案3.A 结合“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分析,老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坚定的毅力,只有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n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答案4.(1)人们做事,往往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像对待开始一样慎重地对待结果,那就不会有办不成的事。(关键词:“从事”“几”“慎”)(2)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关键词:“或”“莫”“然”)\n5.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诫孔子要从两个方面注意,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答案5.【答案】①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时就顺其自然。②除去自身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孜孜以求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解析】结合“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可知,君子遇到好时机就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结合“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可知,老子告诫孔子,要除去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孜孜以求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n参考译文文本一:略。文本二: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遇到时机就驾着车出去做官,赶不上时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孜孜以求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作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不求名声为宗旨。他在周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就离开。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写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n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老子是一位隐居的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被封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世人信奉老子学说的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清静无为,百姓就能自己变得正直守义。\n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n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B.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当作C.埏埴以为器埏:揉和D.自矜者不长矜:夸耀答案6.B 当:在。····\n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为:动词,是B.前后相随,恒也也:语气词,表判断C.跨者不行者:代词,……的人D.不失其所者久其:指示代词,那些答案7.D 人称代词,……的人。····\n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也是“有用”的,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答案8.D 应为“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n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2)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答案9.(1)(“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事情。(关键词:“曰”“余食”“赘行”“恶”“处”)(2)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关键词:“知”“富”“强行”)参考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不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成就,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依靠,音与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跟随,这是永恒的。(《老子》第二章)其余选文译文略。\n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文本一: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文本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10.请说一说你对文本一的理解。10.【答案】这句话阐释了孔子的交往观,即君子与人相处庄重谨慎但不争强好胜,待人接物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解析】解答该题时,需要首先对所给文本进行翻译,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中心意思进行概括阐释即可。答案\n11.具体分析文本二中老子的“不争”观,并说说其与文本一中孔子的“不争”有何区别。11.【答案】(1)老子认为不偏执己见,才能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辨是非;不夸耀自己,才能得到敬重,成就功业。不与天下争胜,天下也就没有人与你争高下。(2)老子是从顺应天道的角度来讲“不争”的,主张人不刻意而为,顺天道而行,认为这样就会以“不争”而立于不败之地;孔子是从君子的个人修养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不争”的。【解析】回答第一问就是对文本进行翻译。回答第二问需要找到两人观点的根本区别,由文本内容可知,孔子的“不争”是从“君子”的角度来讲的,老子的“不争”是从“顺天道”的角度来讲的。参考译文文本一:孔子说:“君子庄重谨慎却不与人争执,合群团结却不结党。”文本二:不自我显露,所以能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能有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得到敬重。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他争。答案\n*五石之瓠第6课\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五石之瓠(2)我树之成而实五石(3)其坚不能自举也(4)则瓠落无所容(5)世世以洴澼为事(6)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7)今一朝而鬻技百金(8)越有难,吴王使之将(9)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答案1.(1)葫芦(2)容得下(3)坚固(4)宽大空廓的样子 (5)漂洗(6)有的人/获得封赏(7)卖(8)统率部队(9)用绳结缀···········\n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坚不能自举也举:拿起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掊:击破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同“皲”,皮肤冻裂D.客得之,以说吴王说:说服答案2.D 说:同“悦”,取悦。····\n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3.B B项中的“于”均为介词,用于引出对象,相当于“在”。A项中的“而”都是连词,前者表示承接关系,后者表示转折关系。C项中的“以”,前者是介词,“把”的意思;后者是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来”。D项中的“则”,前者是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后者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使”。\n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何种文言句式。(1)剖之以为瓢(2)请买其方百金(3)则所用之异也(4)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答案4.(1)省略句,应是“剖之以(之)为瓢”。(2)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应是“请(以)百金买其方”。(3)判断句,“也”表判断。(4)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是“何不虑以(之)为大樽而乎江湖浮”。\n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3)能不龟手一也答案5.(1)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实:名词用作动词,容纳,填塞。(2)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的东西或“大”的功用。(3)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一样的。\n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是我国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的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B.《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C.《老子》与《庄子》在表达技巧上不同,前者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后者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D.斗与石,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石也是一种重量单位,比如《汉书·律历志上》中说“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答案6.C 应该是《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①。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且以庄子为例,庄子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希冀着超越现实环境的绝对自由,但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则与儒家殊途同归。正是在这种②的基础上,庄子才能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展翅翱翔。儒、道两家相反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理想,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学者称之为艺术的或审美的人生观,我觉得不如称之为③。因为那种执着而又潇洒的生活态度,那种融真善美为一体的价值追求,除了“诗”简直无以名之。\n7.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7.【答案】①而是源于人的思想 ②浪漫的人生态度 ③诗意的人生观【解析】第①处,由上文“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可知,此处应使用“而是源于人的……”这一句式;根据推测,人的智慧应该源于人的思想,故填“而是源于人的思想”。第②处,“正是在这种”里的“这种”指的是庄子的人生态度,由前文“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希冀着超越现实环境的绝对自由”可知他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浪漫、追求自由的,故可填“浪漫的人生态度”。第③处,根据“艺术的或审美的人生观”和“不如称之为”可知,此处应填“……的人生观”;又根据“除了‘诗’简直无以名之”可知,此处应填“诗意的人生观”。\n8.请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答案8.【答案】第一段:以人为本为中华文化打下民族烙印。第二段:庄子以浪漫的态度追求精神自由。第三段:儒道相反相成,构成诗意的人生观。【解析】第一段的意思是“以人为本的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由于字数的限制,可精简为“以人为本为中华文化打下民族烙印”。由第二段开头“且以庄子为例”可知,本段重点说明庄子思想里的“以人为本”,由“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和“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展翅翱翔”可知,本段主要说的是“庄子以浪漫的态度追求精神自由”。第三段“儒、道两家相反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理想”是关键句,后面对他们的“人生的态度”给出自己的理解,即“诗意的”,因此可概括为“儒道相反相成,构成诗意的人生观”。\n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提示,结合老庄的哲学,为文中横线处填写一段有哲理的话,使文段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大家都听过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坐在苹果树下沉思,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刚好击中他的脑袋,这让他产生一个疑惑:“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如果牛顿生长在古代的中国,而向中国老师提出上面的问题,孔子也许会皱眉说:“你这个问题何补于国计民生?你问这无用又荒唐的问题干吗?不要再玩物丧志了!”但庄子会眼睛一亮,接过话茬说:“。”在中国的古圣先贤中,庄子很可能是对牛顿的问题最感兴趣并会给予最高评价的人。答案9.【答案】你的问题看似毫无用处,却隐含深意,你应该继续追问下去,因为‘无用之用,乃为大用’【解析】该题目的答案不唯一,但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体现老庄思想的辩证观;二是要注意“接过话茬”,那就少不了对孔子言论的照应;三要注意文段最后的提示“庄子很可能是对牛顿的问题最感兴趣并会给予最高评价的人”。\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鲁有兀【注】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节选自《庄子·德充符》)【注】兀:断一足称兀。····\n答案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遗:遗忘B.而游心乎德之和和:和谐C.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鉴:照D.而况官天地、府万物官:主宰1.A 遗:丧失,毁灭。····\n答案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B.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C.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D.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2.D 解答这道题,应注意语句结构的对称性,比如“受命于地”与“受命于天”相对,“唯松柏独也正”与“唯尧舜独也正”相对,由此排除A、B、C三项。\n答案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国有个叫王骀的人,被砍去一只脚,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竟然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因此,常季非常气愤。B.王骀站着不给人以教诲,坐着不发议论,这在常季看来非常疑惑:难道真的有不用言语的教诲,就能使学生于无形中心里领会的吗?C.孔子认为,如从事物的差异面看,即使事物邻近得如同一人之肝胆,也会像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很远;但从事物的相同的一面看,万事万物又都是同一的。D.在孔子看来,王骀就是那种把六骸作为自己的寄托之具,把耳目等器官看作形式,视万物为一致,而且没有丧失本真之心的人。3.A “常季非常气愤”的表述无中生有。\n答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2)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4.(1)何止鲁国人,我将引导全天下的人去跟从他。(关键词:奚假,引,从)(2)像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是怎么像这样与众不同的呢?(关键词:若然者,用,独)\n答案5.王骀令孔子佩服的思想或言行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答案】①坦然面对生死,让自己的心神悠游于道德的和谐境界;②智慧深邃、境界高远,不在乎自己肢体的残缺,更不在乎受众的多寡。【解析】该题目的解答需要结合常季与孔子的对话,尤其是孔子的回答来分析,比如可以结合“夫若然者……而游心乎德之和……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彼且择日而登假……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等来思考。\n参考译文鲁国有个被砍去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常季问孔子说:“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面对学生,他站着不加教诲,坐着不发议论。跟他学习的人求见时脑袋空空,却能充实而归。难道真的有不用言语的教诲,就能使学生于无形中心里领会的吗?这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王骀是一位圣人,我只是落在后面还没有前去求见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人,我将引导全天下的人去跟从他。”常季说:“他是一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而能超过先生,平常人与之相比相差就更远了。像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是怎么像这样与众不同的呢?”孔子回答说:“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了,可是却不会影响到他的心境;即使天塌地陷,也不会跟天地一同毁灭;审视自己没有瑕疵而不与外物一同迁移覆灭,主宰万物的化育而守住大道的宗本不变。”常季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从事物千差万别的一面去看,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很远;从事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去看,万事万物又都是同一的。像他这样的人,就无意弄清哪些声色是适合视听的,而让自己的心神悠游于道德的和谐境界中。只看到万物是相同的,所以好像没察觉到自己形体上的欠缺,在他看来,失去一条腿就像随手扔掉一块泥巴一样。”\n常季说:“他只是注重修养自己,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修治自己的心灵,运用自己的心灵去追求恒常心。人们为什么这样尊崇他呢?”孔子回答说:“一个人不会在流水中去照自己的身影,只有静止的水才会有人去照,只有静止的水才能让众人停下来去照自己的身影。树木都受命于地,但只有松树、柏树得自然之正气,无论冬夏都郁郁青青;每个人都受命于天,但只有尧、舜独得天之正气,成为万民之首。幸而他们都能端正自己的心性,因而能引导众人端正心性。保全本初时的迹象,心怀无所畏惧的胆识,勇士只身一人,也敢冲进千军万马之中。一心追逐功名而能自我要求的人,尚且能够这样,何况那主宰天地,包藏万物,只不过把六骸作为自己的寄托之具,把耳目等器官看作形式,视万物为一致,而且没有丧失本真之心的人呢!他定将选择好日子升登最高的境界,人们将紧紧地跟随着他。他还怎么会把聚合众多弟子当成一回事呢!”\n二、[2022湖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文本一: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文本二: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节选自《庄子·逍遥游》)·····\n文本三: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节选自《庄子·山木》)··\n答案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B.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C.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D.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6.C “乎”为介词,在,“乎万物之祖”作状语,与前面内容不需要断开,排除A、B两项。“物物而不物于物”中,第一个“物”为动词,役使的意思,宾语为第二个“物”,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知识链接】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语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n答案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在文中指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多指男子,如孔子、庄子、先秦诸子。B.惠王,是谥号。谥号是朝廷在皇帝、诸侯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去世后,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的具有评定性的称号。C.牺牛,古代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牛。“牺牲”,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为“牲”。D.竖子,在文中指的是童仆,这与《史记·项羽本纪》中“竖子不足与谋!”中的“竖子”含义不同。7.B 谥号还有私谥。\n答案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楚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的立场。B.文本二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五石之瓠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五石之瓠的独特价值,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C.文本三中,山木指“山中之木”,隐喻世上之人。山木成材者被砍伐,不材者幸免,人生在世,似乎只有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才得幸存,但最终还得归于大道。D.文本三中,庄子认为有得必有失,有成必有败,有贤德就会遭到嫉妒,无德无贤便可免于灾祸,因此凡事不必争高低,可顺乎天理地生活,一切归于大道。8.D “无德无贤便可免于灾祸”错误。结合“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可知,无能就会受到欺侮。\n答案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9.(1)他的语言汪洋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自那些王公大臣起,都无法重视他。(关键词:洸洋自恣,适,器)(2)为什么不把它当作大的盛酒器,用绳结缀系在身上而在江湖之上浮游,却担忧它宽大空廓而无处可容纳?(关键词:虑,忧,容)\n答案10.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些作品的写作特点,如:《诗经》——先民的且歌且吟。请参照上例,为《庄子》拟写一句话书评。10.【答案】《庄子》——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可知,写出的书评既要用语简洁,又要表现出作品的特点。《庄子》一书,文采斐然,表现了庄子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书中奇伟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华哲学之根基。故为《庄子》写的书评可以是“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n参考译文文本一:庄子,是蒙地人,名周。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的学说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可是其主旨却来源于老子的学说。所以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寓言。写了《渔父》《盗跖》《胠箧》,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阐明老子的学说。《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是空泛的言论,没有事实依据。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来攻击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代学识渊博的人,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自那些王公大臣起,都无法重视他。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许诺他让他出任相国。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送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心情愉快!”文本二:略。\n文本三: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在树旁却不动手砍伐。问伐木的人是什么原因,(伐木的人)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您是怎么看的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劳累。假如能顺应大道而自由自在地游乐则不是这样,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固守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和顺为标准,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习俗,就不是这样的:有聚合也就有离散,有成功也就有毁败,穷困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非议,有为就会受到损害,贤能就会受到谋算,无能就会受到欺侮。为什么一定要固守于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了,只有大道无为的境界才是最美好的!”\n*兼爱第7课\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治疗B.当察乱何自起当:应当C.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具:完备、齐全D.不可以不劝爱人者劝:鼓励答案1.B 当:同“尝”,尝试。····\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2.B B项的“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的“焉”,前者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于是”;后者是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C项的“以”,前者是介词,“把”的意思;后者是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来”。D项的“何”均为疑问代词,前者可译为“为什么”,后者可译为“哪里”。\n3.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乱者何独不然宾语前置句,应为“治乱者独不然何”B.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判断句,“……也”表判断C.当察乱何自起宾语前置句,应为“当察乱自何起”D.子自爱,不爱父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答案3.A 该语句不是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n4.下列有关词类活用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亏父而自利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B.故亏臣而自利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C.虽父之不慈子慈: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D.故乱异家以利其家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乱答案4.B “利”应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n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B.《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墨家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学并称“显学”。C.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前者强调“亲亲”“尊尊”的等级差别,后者主张“爱”没有等级差别。D.《周礼》中曾记录“邦”和“国”的区别,“大曰邦,小曰国”;而“家”指卿大夫的封地。答案5.B “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错,《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墨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天下“非儒即墨”,墨子甚至可以和孔子。实际上,墨子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墨子的著作中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被尊为“科圣”。在力学方面,墨子首先定义了力。《墨经》中说:“力,刑之所以奋也。”即物体运动是因为有力的作用。()。墨子的另一重要是提出了杠杆原理。早于阿基米德200年左右,墨子就对杠杆平衡原理有过深刻的。他将阻力称为“重”,阻力臂叫“本”,施力叫“权”,施力臂叫“标”。《墨经》说,“衡而必正,说在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意思就是如果两边重量相等,则杠杆必定是的,如果在其中一边增加重量,另一边必然会下垂。权重相当,即施力和阻力相当的时候,才能两边平衡,这时必定是“本短标长”,即阻力臂短于施力臂。如果在两边增加相等重量,则“标”这一端必定下垂,这种情况就叫“标得权”。\n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并驾齐驱贡献诠释水平B.等量齐观奉献诠注平衡C.等量齐观贡献诠注水平D.并驾齐驱奉献诠释平衡答案6.A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这里强调的是墨子与孔子的地位相当,应用“并驾齐驱”。贡献:①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②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语境强调墨子在科学领域的成就,选择“贡献”更合适。诠释:说明;解释。诠注:注解说明。“诠释”更强调从整体上的解释,更符合语境。水平:①跟水平面平行的。②在生产、生活、政治、思想、文化、艺术、技术、业务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平衡:①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②使平衡。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是杠杆与水平面平行,应该用“水平”。\n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墨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将其尊为“科圣”。B.墨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被尊为“科圣”。C.墨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被尊为“科圣”。D.墨子的著作中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将其尊为“科圣”。答案7.A 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可在“很多”前加“有”,或改为“墨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等;二是偷换主语,可将“被”改为“将其”。\n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牛顿第一定律与其理论相似,也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力学基础B.奠定现代物理学的力学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与其理论相似C.这与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力学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是相似的D.牛顿在现代物理学的力学基础上的贡献与墨子是相似的答案8.C 这里突出的应是墨子的理论,而A、B两项突出的是牛顿第一定律,D项突出的是牛顿,与前文衔接不连贯,排除。故选C。\n9.阅读下面的文字与图表,请为“别墨”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尽可能全面,不得超过60字。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别墨》篇,据《庄子·天下》篇,谓墨家两派,一为相里勤,二为南方之墨者,且谓两派“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是墨家之后人,于宗教的墨学之外,另分出一派科学的墨学。此派墨家自号为别墨。别墨,犹言新墨。于是以为今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皆为别墨所作。据胡氏之说,则相里勤、五侯之徒,与夫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均由墨家而流为专门名家矣。其表如下:答案9.【答案】“别墨”是指以相里勤、五侯之徒及“南方之墨者”为代表的主张“诵《墨经》”但又与传统墨家观点有分歧的新墨学派。【解析】首先要明确下定义需要一个主干句,要确定属概念——新墨学派,然后明确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以及与墨家的关系等,即可得出答案。\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故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务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之人而教之为善。”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易,上变政而民改俗。昔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于此乎不而矫其耳目之欲,而从其心意之辟。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湛于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听治不强。”必曰:“吾命固将失之。”虽昔也三代罢不肖之民,亦犹此也。不能善事亲戚君长,甚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是以身有陷乎饥寒冻馁之忧。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从事不强。”必曰:“吾命固将穷。”是故子墨子曰: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故不敢怠倦。……王公大人怠乎听狱治政,卿大夫怠乎治官府,则我以为天下必乱矣。农夫怠乎耕稼树蓺,妇人怠乎纺绩织纴,则我以为天下衣食之财将必不足矣。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下以持养百姓,百姓不利,必离散不可得用也。是以入守则不固,出诛则不胜。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失抎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此也。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曰: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强非者此也。(节选自《墨子·非命下》)·················\n答案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不渝而民不易易:改变B.于此乎不而矫其耳目之欲矫:假借C.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顾:顾念D.吾命固将穷穷:贫穷1.B 矫:矫正,改变。····\n答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D D项两个“其”都是代词,译为“他的”。A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前者表示引进对象;后者表示比较,可译为“比”。B项两个“之”,前者是代词,代指“国家”;后者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C项两个“乎”,前者是介词,相当于“于”;后者是语气词,可译为“吗”。\n答案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B.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C.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D.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3.B 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①“出政施教”和“赏善罚暴”、“天下之乱”和“社稷之危”等对举性结构;②关键虚词的使用,“也”一般不出现在句子的开头等。由此可得出答案为B。\n答案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幽厉,在这里指昏乱之君周幽王与周厉王,“幽”“厉”是后人为两个国君所设立的庙号。B.宗庙,古时人们为亡灵建造的寄居所。宗庙制度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C.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规定其要服从君命,辅助国君进行统治。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4.A “后人为两个国君所设立的庙号”说法错误,“幽”与“厉”是后人为这两个国君所设的谥号。\n答案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拔孝子、尊重贤良之人、教导人向善基本上是三代圣王在刚主持天下政事时的通用主张。B.商汤治理夏桀的乱世现象,周武王治理商纣王的混乱局面,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风俗。C.墨子的“非命”观是对那些自身不改变、不努力的统治者和百姓拿“命运”来说事的批判。D.墨子认为,从前三代暴君导致国家灭亡、社稷倾覆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虚心采纳谏议。5.D “从前三代暴君导致国家灭亡、社稷倾覆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虚心采纳谏议”的说法不正确。整篇文章都在批判那些自身不努力而非要以“命”为借口来为自己的失败狡辩的人,与“不能虚心采纳谏议”无关。\n答案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2)当若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6.(1)现在的王公大人之所以要早上上朝,晚上退朝,听理讼狱治理政事,整日分配职事而不敢倦怠,是为什么呢?(关键词:晏、听狱、均分)(2)面对持“有命”论者的话,不可不努力反对它。(关键词:当、执、强非)\n答案7.墨子的“非命”观给了你哪些为人为政的启示?请简要概括三点。7.【答案】①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切不可怨天尤人。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应勤于治学,勤于为国为民。③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解析】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要为狭隘的“命运”观所麻痹,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及国家的命运等。题目探讨的是“为人为政”所获得的启发,这一问题可结合墨子的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中的素材来解答,同时要注意,作者借助历史规范当下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n参考译文所以从前三代的圣王禹、汤、文、武,刚主持天下政事时,说:“务必举拔孝子以鼓励人们侍奉父母,尊重贤良的人而教导人们做善事。”所以公布政令实施教化,奖赏善行惩罚凶暴。如果按圣王说的去做,则天下的动乱将可以得到治理,社稷的危险将可以得到平定。如果认为不是这样,古时桀时的混乱,汤治理了;纣时的混乱,武王治理了。那个时候,这个世道没有改变,人民也没有改变,君王改变了政务,人民就改变了风俗。从前三代暴君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在那时不能矫正他们耳目的欲望,而放纵他们内心的邪僻。在外驱马打猎射鸟,在内耽于酒和音乐,而不顾念他的国家百姓的政事。过多地做无用的事,残暴地对待百姓,于是失去了国家。他们不说:“我疲弱无能,我治政不强。”一定说:“我命里本来就要失国。”即使是从前三代时疲弱无能的百姓,也是这样。不能好好地对待亲人君长,很嫌恶恭敬俭朴,而喜好简慢轻率,贪于饮食而懒于劳作,衣食财物不足,所以自身有饥寒冻馁的忧患。他们不说:“我疲弱无能,不能努力地劳作。”一定说:“我命里本来就穷。”\n所以墨子说:现在的王公大人之所以要早上上朝,晚上退朝,听理讼狱治理政事,整日分配职事而不敢倦怠,是为什么呢?答道:他们认为努力必能治理,不努力就有混乱;努力必能安宁,不努力就有危险。所以不敢懈怠。……王公大人懒于断狱治国,卿大夫懒于治理官府,则我认为天下一定会混乱。农夫懒于耕田、种植,妇人懒于纺纱、织布,则我认为天下衣食之财一定会不足。如果以此来治理天下,向上以此来侍奉天帝、鬼神,天帝、鬼神必不依从;对下以此来养育百姓,百姓没有得到利益,必定要离开不能被使用。这样于内守国则不牢固,出去杀敌则不会胜利。所以从前三代暴君桀、纣、幽、厉之所以国家灭亡、社稷倾覆,原因就在这里啊。所以墨子说:当今天下的士君子,内心确实希望为天下谋利,为天下除害,面对持“有命”论者的话,不可不努力反对它。说道:“有命”之说,是暴君捏造出来的,是穷人传播出来的,不是仁者的话。今天行仁义之道的人,将不可不仔细辨别而努力反对它,就是这个道理啊。\n二、[2022河北保定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是也。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湊湊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n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节选自《墨子·尚同上》)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湊湊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B.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湊湊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C.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湊湊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D.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湊湊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答案8.A “上同”中的“上”名词作状语,修饰“同”,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天飘风苦雨”的意思是“天刮大风下大雨”,句意完整,“湊湊而至者”的意思是“风雨聚到一起到来”,中间应断开,排除C项。\n答案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B.“百姓”在文中指平民,但战国之前“百姓”指贵族,如《诗经·小雅·天保》中的“群黎百姓”,郑玄注为“百姓,官族姓也”。C.“三公”是一种爵位。爵位是古代天子或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相传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D.“五刑”指古代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所指各异。在秦以前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9.C “‘三公’是一种爵位”错误。“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尚书大传》《礼记》等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周礼》则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n答案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古时期由于百姓之间相互残害,导致有余力的人不能互相帮助等,进而造成天下混乱,民众犹如禽兽一般。B.天下大乱的原因在于没有君主,所以只要选择有才能、品德好的人做天子,天下即可达到清平大治的境界。C.民众判断是非曲直要以上面的意见为准,而不能与下面相互勾结,这样就能做到上面所要惩罚的就是百姓所要非议的。D.天下混乱是由于没有符合天意的好的领导,因此墨子主张要选择“仁人”“贤可者”来担任国家各级领导并有效治理国家。10.B “所以只要选择有才能、品德好的人做天子,天下即可达到清平大治的境界”错误。由第二段“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可知,“选择有才能、品德好的人做天子”仍然不能达到清平大治的境界。\n答案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是也。(2)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11.(1)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意义是对的,并以此来批评别人所认为的意义,因而相互指责。(关键词:两个“是”,两个“非”,“交相”)(2)上面根据这些方面来进行赏罚,就必然十分清楚明白、审慎而可信。(关键词:明察,审信)\n答案12.联系文本谈谈你对墨子“尚同”主张的理解。12.【答案】墨子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意见不能统一,各人有各人的是非标准,因而天下大乱。所以,他主张选举贤德、善良、人格高尚而又有智慧的人立为天子,然后选择贤者来任“三公”“诸侯国君”与各级的“正长”,以帮助天子统一民众的思想。墨子“尚同”的主张倾向于中央集权的模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n参考译文先生墨子说:古代人类刚刚诞生,还没有刑法政治的时候,人们所说的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人越多,这些所谓的意义也就越多。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意义是对的,并以此来批评别人所认为的意义,因而相互指责。既而在内父子兄弟之间开始相互怨恨分离而不能相互和睦团结。天下的百姓都用水火毒药相互损害。即使有余力也不能互相帮助;多余的钱财腐烂了也不分给别人;隐藏好的道理在内心,不肯教给别人。天下大乱,民众犹如禽兽一般。明白了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君主,所以(人们)就选拔贤能可任用的人,立他为天子。立了天子之后,认为他的力量还不够,又选拔天下贤能可任用的人,把他们立为三公。天子、三公已立,又因为天下地域广大,他们对于远方异地的人民、是非利害的辨别,还不能一一了解,所以把天下划分为很多诸侯国,然后设立各个诸侯国的国君。诸侯国的国君已经设立,又认为他们的力量还不够,又在他们国家中选择一些贤能可任用的人,把他们立为行政长官。行政长官既已具备,天子向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你们听到好的事和不好的事,都要报告给上面。上面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上面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上面有过失,就应该规劝进谏;下面有好人好事,就应当访求而举荐。服从上面而不与下面勾结,这是上面所赞赏的,也是下面所称誉的。假如听到好的或不好的事,却不向上面报告,上面认为对的,也不认为对,上面认为错的,也不认为错,上面有过失不能规劝进谏,下面有好人好事不能访\n求而举荐。与下面勾结而不服从上面,这是上面所要惩罚的,也是百姓所要非议的。上面根据这些方面来进行赏罚,就必然十分清楚明白、审慎而可信。国君,是国家的仁义之人。国君对全国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听到好的或不好的事,必须报告给天子。天子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天子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言论,学习天子好的言论;去掉你们不好的行为,学习天子好的行为,那么,还怎么能说天下会乱呢?考察天下治理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天子能够统一天下的意见,所以天下就治理好了。天下的百姓都对上服从于天子,而不服从于上天,那么灾祸还不能彻底除去。现在假如天刮大风下大雨,风雨聚到一起到来,这就是上天对那些不服从它的百姓的惩罚。所以先生墨子说:古代圣明的君王制定了五种刑法,用来治理他的百姓。就好比丝线有头绪、渔网有总绳一样,这就是用来约束天下那些不服从于上面统治的百姓的方法。\n阅读专项训练\n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文本一: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节选自《墨子·非乐》)\n文本二: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曲直、繁省、廉肉①、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②,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节选自《荀子·乐论》)【注】①廉肉:指声音的单薄和浑厚。②缀兆:指古代乐舞中舞者的行列位置。········\n答案1.下列对文本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B.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C.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D.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1.B “人不能无乐”中的“乐”指“快乐”,为句子的宾语,“乐则必发于声音”的“乐”为句子的主语,故两个“乐”字中间应断开,排除C、D;“发于声音”“形于动静”结构相同,“声音”“动静”后皆应断开,排除A。\n答案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已故的君王;亦指古代圣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位有名的帝王。文中指后者。B.《雅》《颂》:《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为宗庙祭祀的乐曲,颂为朝廷宴会或朝会时的乐曲。C.闺门:“闺”为上圆下方的圭形小门。“闺门”指内室之门;也可指家门,代指家庭。文中指家庭。D.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现在指全国各地,也可指世界各地。2.B 雅为朝廷宴会或朝会时的乐曲﹐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n答案3.下列对两则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文本都是先秦时阐释音乐与政治关系的文字,作者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论述了音乐的作用。B.墨子认为君子做事情要讲究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去祸患,要对人有利,这是治理天下的标准。C.墨子生活的年代大国攻击小国、大家族攻击小家族,所以墨子认为治理天下要用武力而不是教化。D.荀子认为人有快乐会通过声音、行动表现出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声音、行动表现了人的情感变化。3.C 墨子此文论证的是从事音乐活动没有用处,没有讨论治国是用武力还是用教化的问题。\n答案4.把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2)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4.(1)这是先王设立音乐的原则,但是墨子却反对音乐,有什么道理呢?(关键词:术、非、奈何)(2)民众和睦心齐,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坚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关键词:和齐、固、婴)\n答案5.结合两则文本,谈谈墨子和荀子对待音乐的见解有何不同。5.【答案】墨子认为兴乐厚敛万民,劳民伤财,无补于“兴天下之利”,所以“为乐非也”。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感发人的善心,使家族和睦、君臣和谐、万民归依,达到感染教化的目的。【解析】文本一中,“为乐非也”是墨子对音乐总的观点。由“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而无补也”可知,墨子认为兴乐厚敛万民,劳民伤财,无补于“兴天下之利”。文本二中,“是王者之始也”是荀子对音乐总的观点。由“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故乐在宗庙之中……则莫不和顺”“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等可知,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感发人的善心,使家族和睦、君臣和谐、万民归依,达到感染教化的目的。\n参考译文文本一:墨子说:仁义的人做事,一定讲求为天下人兴利,为天下人除害。将以此作为治理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的食物,使身体安适,因此损坏夺取百姓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休息。这三样是民众的大忧患。然而即使为他们撞击巨钟,击打响鼓,弹奏琴瑟,吹起竽笙,舞动干戚,民众的衣食财物就能得到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的。现在有大国要去攻打小国,有大家族要去攻伐小家族,外患与内乱、强盗与小偷共同兴起,不能禁止。然而即使为他们撞击巨钟,敲击响鼓,弹奏琴瑟,吹起竽笙,舞动干戚,天下的纷乱就能得到治理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的。所以墨子说:姑且尝试向百姓征敛很多钱财,用来制作大钟、响鼓、琴瑟、竽笙,使之发出声音,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于事无补的。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活动是错误的!文本二:音乐,就是快乐,它是人不可避免会有的情感。所以人不能没有快乐,人有快乐就一定通过声音流露出来,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在声音、行动中,人的情感变化都表现出来了。所以人不能没有快乐,有快乐就不能不表现出来,有所表现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不可能不出现混乱。先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创作了《雅》《颂》\n的音乐来引导人们,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使那音律的曲折与平直、繁复与简单、单薄与浑厚、停顿与推进,都足以感发人的善良之心,使那些奸邪污浊之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先王设立音乐的原则,但是墨子却反对音乐,有什么道理呢?所以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不和睦恭敬的;在家庭之中,父子兄弟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不和睦相亲的;在乡里家族之中,年长的和年少的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不和睦顺从的。所以音乐,就是要审定一个主音来确定调和之音,然后配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共同演奏来完成乐曲,这样的音乐足以用来统率根本的道理,足以用来调整各种情感的变化。这是先王设立音乐的原则,但是墨子却反对音乐,有什么道理呢?所以,人们听那《雅》《颂》的音乐,意志胸怀就开阔了;拿起那盾、斧等舞具,练习那俯仰、屈伸等舞蹈动作,容貌就庄重了;按要求的行列位置行走,合着那舞曲的节奏进退,队列就规整了,进退就整齐了。所以音乐,对外用来征讨诛伐,对内用来培养人们的谦恭礼让。音乐影响人深远,教化人迅速。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而不放纵;音乐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心齐而不混乱。民众和睦心齐,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坚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像这样,那么百姓就没有不安心地住在自己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从而使自己的君主得到满足的。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赫,光辉因此而广大,四海的民众就没有不愿意得到他,并把他作为君长的。这是称王天下的开始。\n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文本一: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①故也。”子墨子言曰: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②之裘,韦③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此言禹之事,吾今行兼矣。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穑人黍稷狗彘。天屑临文王慈,是以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寿,连独无兄弟者,有所杂于生人之间,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此文王之事,则吾今行兼矣。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节选自《墨子·兼爱中》)【注】①于:为“迂”之假借字。②牂羊:母羊。③韦:熟牛皮。··········\n文本二:子路为蒲宰,为水备,与其民修沟渎。以民之劳烦苦也,人与之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子路忿不悦,往见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匮饿者,是以箪食壶浆而与之。夫子使赐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孔子曰:“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则可,不则汝之见罪必矣。”(节选自《孔子家语·致思第八》)6.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B.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C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D.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答案6.C “好”的发出者为“楚灵王”,支配者为“士细要”,故在“士细要”后断开,排除A、B两项;“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句式一致,结构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n答案7.下列对两则文本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文”为其谥号。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三种,与“文”同属于美谥的还有“庄”“武”“怀”等。B.鳏寡,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泛指老弱孤苦的人。C.穑人,即农夫,也叫穑夫。穑,本义为收割谷物,亦泛指耕作,由此而洐生出穑地、穑事等与耕作相关的词。D.由,即仲由,字子路。“由”为名,名一般用于自称,而“子路”为字,字一般用于他人称自己。7.A “怀”为平谥。\n答案8.下列对两则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探讨的重心在于如何实施“兼爱”,墨子强调了君王在“兼爱”实施上的榜样作用。B.在墨子看来,臣子对君王的效仿能够帮助君王纠正自身的错误,而臣子的不作为也会令君王为所欲为。C.在墨子看来,君王想让自己的国家富庶起来,治理有序,就应引导人们“兼相爱,交相利”,这是圣王的法则。D.子路在做蒲宰的时候,不仅率领民众提前修建沟渠,还主动给修建沟渠的百姓每人一筐饭食、一壶汤水。8.A文本一强调的是君王主动“兼爱”的价值。\n答案9.把两则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2)汝速已则可,不则汝之见罪必矣。9.(1)(实行)这种(兼爱)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居于上位的人不把这事当作该办的政务来推行,士人不把它作为应做的事情来实行的缘故。(关键词:特,以为,故)(2)你赶快停止还可以,不然你必定会被定罪。(关键词:速,已,见罪)\n答案10.孔子为什么“使子贡止之”?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10.【答案】(1)孔子认为子路的这种做法是向民众显示自己的德行之美,却让国君显得缺少恩惠。(2)墨子的“兼爱”不分亲疏厚薄,不分贵贱贫富,不分人我彼此,是一种无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是有亲疏之分的,爱人涉及家国、上下、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差等的爱。【解析】第一问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能够明确“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的意思,即可得出答案。对于第二问,要明确墨子的“兼爱”指的是什么,孔子的“仁爱”指的是什么。由文本一的“夫爱人者……人必从而害之”“老而无子者……有所放依而长”可知,墨子的“兼爱”是无差等的爱,他强调的爱不分亲疏厚薄,不分贵贱贫富,不分人我彼此。由文本二“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可知,孔子强调的“仁爱”是有亲疏之分的,不能越过家国、上下、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差等的爱。\n参考译文文本一: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墨子说道: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跟从他而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损害他。(实行)这种(兼爱)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居于上位的人不把这事当作该办的政务来推行,士人不把它作为应做的事情来实行的缘故。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粗劣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熟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做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腰细的人,所以灵王的臣下每天只吃一顿饭来节制,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后,朝廷之臣都(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古时大禹治理天下,西边疏通了西河、渔窦,用来排泄渠水、孙水和皇水。这是大禹的事迹,我们现在要用这种精神来实行兼爱。从前周文王治理西土,像太阳、月亮一样,射出的光辉照耀四方和西土。他不倚仗大国而欺侮小国,不倚仗人多而欺侮老弱孤苦之人,不倚仗强暴势力而掠夺农夫的粮食、牲畜。上天眷顾文王的慈爱,所以年老无子的人得以寿终,孤苦无兄弟的人可以安居于人们中间,幼小无父母的人有所依靠而长大成人。这是文王的事迹,我们现在应当用这种精神实行兼爱。\n所以墨子说道:现在天下的士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得好,而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常法,天下得治的准则,不可不努力去做。文本二:子路在蒲地做县令时,为了防备大水,就率领蒲地的民众修建沟渠。因为百姓的劳动繁重而且辛苦,子路就发给每人一筐饭食、一壶汤水。孔子听了这件事,就派子贡去阻止子路。子路很生气,不高兴,就去拜见孔子,说:“我因为暴雨将要来了,担心有大水灾,所以就率领民众修筑沟渠来防备。但民众却因缺少粮食忍受饥饿,所以就发给他们每人一筐饭食、一壶汤水。老师您让子贡制止我,这是老师阻止我施行仁爱。老师用仁爱教育弟子而禁止弟子施行它,我没有办法接受。”孔子说:“如果民众饥饿,你为何不向国君报告,请求开放粮仓的粮食救济他们?而你私下里以你的食物救济民众,这是你在向民众表明国君没有恩惠,而显示自己的美德。你赶快停止还可以,不然你必定会被定罪。”\n综合素养创新应用\n一、综合探究1.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答案】①基本内涵一致。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二者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倚强凌弱上是相通的。②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都产生在春秋战国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n2.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与庄子都擅长运用辩证思维,并都有突破俗见之处,可以说是见人所不见,知人所不知,想人所不能想,言人所不能言。请结合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加以阐释。答案2.【答案】①通常情况下,人们偏执于“对待关系”中的某一面,比如“知人”“胜人”等,而《<老子>四章》通过对“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的辩证分析,提醒世人重视那通常被忽略的一面。②庄子善于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在《五石之瓠》中,庄子超越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大葫芦的独特价值,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n3.孟子、墨子与庄子在道理阐释的方法与技巧上各自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本单元内容简要概括。答案3.【答案】①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手法,取譬引类,令道理浅显易懂;②墨子善用铺排,常取譬引类,且在基本讲清楚道理之后,又不厌其烦地反复阐述,形成一种朴拙繁复的审美效果;③庄子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性与效果。【解析】本单元中,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运用比喻论证,以人体四肢的重要性强调“四端”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令所讲道理浅显易懂。墨子的《兼爱》一文多处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列举和说理,且多进行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庄子的《五石之瓠》一文通过讲述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明确了这些,即可得出答案。\n二、微写作4.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王博在《心灵的四季》的讲座中指出,可以用四季作为道具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法这四种“和而不同”的心灵,即:儒家是心灵之春,墨家是心灵之夏,道家是心灵之秋,法家是心灵之冬。请你从上述四个“是”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段首句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学派思想的理解。不超过80字。答案4.【答案】示例一:儒家是心灵之春。这个学派充满着温度,无论儒家的经典,还是儒者的生命。经典和生命的温度都来自共同的地方,这就是作为其思想核心的仁。示例二:墨家是心灵之夏。夏天,一切都是那么奔腾和豪放,世界显得比春天更拥挤更紧密。这非常类似于墨家的气质,这个学派给人的最大感觉便是火一般的理想和热情。示例三:道家是心灵之秋。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成熟意味着成长和反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代表着道家辩证法思想的成熟。示例四:法家是心灵之冬。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天寒地冻的冬天给人以安定和冷酷的感觉,世界笼罩在一种简单而冰冷的秩序之中,单调而寂静。这似乎就是法家有些冷酷的心灵。\n高考真题同步挑战\n一、[2020北京卷·12,6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完成1—2题。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1.请解释“生而知之者”与“不知而作之者”。(2分)答案1.【答案】“生而知之者”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天生就聪明智慧的人);“不知而作之者”是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不知其然而盲目创作的人)。(2分)【解析】作答本题时,需要重点关注“生”“知”“作”的意思。\n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4分)答案2.【答案】途径:学习研究古代文化;增广见闻,择善而从;注重实践,掌握多种技艺。(2分)启示:(示例)就“增广见闻,择善而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每年都被《感动中国》中那些英雄所感动,了解他们的行为,钦佩他们的品质,敬仰他们的精神,这种钦佩和敬仰本质上就是对“善”的追求。感动之后,我们还要追随他们的足迹,受他们的精神感召,这是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2分)【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根据题干要求,从材料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第一则材料中,“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我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快地探求知识的人,由此可知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是学习研究古代文化。第二则材料中,“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意思是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并且记在心里,由此可总结为增广见闻,择善而从。第三则材料中,“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由此可总结为要多经历,注重实践,掌握多种技艺。\n参考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快地探求知识的人。”(《述而》)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毛病。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并且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次一等的‘知’。”(《述而》)太宰向子贡问道:“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他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来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的。”孔子听了这些话,说:“太宰懂得我呀!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君子会有很多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子罕》)\n二、[2021浙江卷·21—22,6分]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3—4题。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3.(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教育弟子要爱人;在“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表达了自己“爱人”的志向,其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憎恶四种人,另举一个孔子“恶人”的例子。(1分)答案3.【答案】(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分)(2)如:①乡原,德之贼也。②巧言令色,鲜矣仁。(1分)【解析】第(1)题,其实是一道情境式默写题。“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所说过的话中表达了个人观点的,只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一句,意思是使老者安逸,信任朋友,关心年轻人。让老、中、青三代各得其所,就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也就是他“爱人”志向的具体内容。第(2)题,结合第二则材料可知,孔子憎恶的四种人分别是:宣扬别人坏处的人,身居下位却毁谤长上的人,勇敢却没有礼义的人,果敢却固执不通的人。这些人都是不能以中道行事的人。这样的人还有“乡原”,孔子批评其为“德之贼”;还有巧言令色的人,孔子评价这种人“鲜矣仁”。\n4.有观点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有恶名”。试举例分析。(3分)答案4.【答案】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又如:孔子称赞伯夷、叔齐“求仁得仁”,为“古之贤人”;批评季氏僭越礼制,开启了祸端。(3分)【解析】本题要求举例分析的是“仁者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有恶名”这一观点,解答此题,首先需要解释这一观点的含义。它的意思是仁者对别人品质的评判,具有权威性,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从而成为历史定论。然后再举例分析。孔子评价过的人不少,《<论语>选读》中涉及的有颜回、管仲、季氏等。比如孔子评价颜回“贤哉,回也”,认为颜回是安贫乐道的道德楷模;评价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认为季氏不知礼,僭越礼制,是破坏礼制的典型。参考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语·颜渊》)子贡问道:“君子也有所憎恶吗?”孔子说:“有憎恶。憎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憎恶身居下位却毁谤长上的人,憎恶勇敢却没有礼义的人,憎恶果敢却固执不通的人。”(《论语·阳货》)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喜爱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厌恶人。”(《论语·里仁》)\n三、[2020浙江卷·21—22,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①敬而行②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③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注】①居:居心。②行:做事。③大:同“太”。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为本。“敬事”的意思是。(2分)答案5.【答案】民 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2分)【解析】材料一中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和材料二中的“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都提到了“民”,综合材料大意可知,第一个空应填“民”。材料一选自高中选修教材《<论语>选读》,结合课下注释可知,“敬事”意为“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n6.孔子认同“居敬而行简”优于“居简而行简”,试作分析。(4分)答案6.【答案】①“居敬而行简”,“居敬”也就是“敬事”。凡政事居心于敬,思虑周密;而行事简约,把握重点,不敢烦扰百姓。这样百姓就能享受和平安宁之福。②“居简而行简”,居心简单,处处生怕多事,不肯尽心竭力;而行事也只图简单,敷衍塞责。这样百姓就会受其苟且草率之弊。(4分)【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逐字翻译材料中这两句话的意思,然后对它们进行细致分析。“居”是“居心”的意思,“敬”是“做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意思,“居敬”的意思是“对政事思虑周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行”是“做事”的意思,“简”是“简单、简约”的意思,“行简”意为“做事简约不繁”。“居简”是“居心简单”的意思。综上可知,仲弓认为对政事一丝不苟,同时又能把握重点,不繁复,那就不会扰民,百姓就能安居乐业。而居心简单,怕麻烦,考虑事情、做事情就不会那么周到,老百姓就可能被忽视,或者因政令草率而受苦。孔子认同仲弓的这种看法。\n参考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办事严肃认真并恪守信用,节约用度并惠爱人民,役使百姓要按一定的时节。”(《论语·学而》)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的,只是简单了些。”仲弓说:“如果对政事居心严肃恭敬,而做事简易不繁,用这种方式来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如果居心简单,而做事简易不繁,不是太简易了吗?”孔子说:“你的话很对。”(《论语·雍也》)\n四、[2019浙江卷·21—22,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7.“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2分)答案7.【答案】先生在说自己 自谦(2分)【解析】“夫子自道”是宾语前置句,即“夫子道自”,意思是“先生在说自己”。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他说“夫子自道”,不是真的认同孔子对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评价,而是认为孔子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仁者”“知者”“勇者”,“我无能”是孔子谦虚的说法。\n8.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分)答案8.【答案】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4分)【解析】第一则材料立足于孔子对“仁者”的认识,孔子认为“仁者”不忧,是因为“仁者”胸怀天下,不担心自己的未来,不忧虑自己的人生,能乐天知命。孟子认为,尧在没有发现舜之前很忧虑,舜在没有发现禹和皋陶之前很忧虑,这是因为他们二人之前没有发现贤才,没有找到能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继承者而担忧。尧、舜是为天下而担忧,而不是为自己。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我没有能力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先生说自己啊。”(《论语·宪问》)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孟子·滕文公上》)\n五、[2019北京卷·12,7分]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9.“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答案9.【答案】(1)“其道”指仁或仁道。(2)全段表达了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离开仁的思想。【解析】“仁”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因此这里的“其道”是指正当的方法,即仁义之道,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结合下文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颠沛必于是”可知,孔子主张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应该离开“仁”的思想。····\n10.“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答案10.【答案】根据第一种解读,句意为: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根据第二种解读,句意为:因行仁道而陷入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解析】无论是杨伯峻还是其他学者,皆在保持原文大意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是为了让人们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话。第一种解读:将“得之”改为“去之”,“去”译为“脱离”,整句的意思为“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第二种解读:将“不”删去,整句的意思为“因行仁道而陷入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参考译文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所期望的;不是通过仁道获得富贵,那么就不占有富贵。贫穷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君子离开了仁德,怎么还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哪怕是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里远离仁德,仓促之间也一定遵循仁德,困顿之时也一定遵循仁德。”···\n六、[2021上海卷·21—22,11分]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芷堂记①吾同姓自昭居何山,近市如陋巷,家惟芷一本,五十年根浮瓮,香出屋,客至意销。有羡焉欲得之者,其家尊曰:“吾父所植也。”问自昭,曰:“吾祖所植也。”无不恻然已,惘然去。比年马之过市也如织,高垣重闭,丹青草木无得保所素玩,矧是美植。睨者不至,至者不取,亦若有守之者。问何道,自昭曰:“吾惟托之无可奈何,而亦无与竞也。”②问其所以培壅而寿,自昭曰:“自吾见吾父未尝溉,溉亦无所受,根而已。片蓬芘日,雪霜亦于是,其得于天者狭。今其叶可二尺,而花之层出者拔其萃以长,比他植最早,又后衰。吾与之生长,更世大变,以及乎此,愿有以记之也。”③盖自何山百里求予记于荒林之下。噫!吾城居人也,往年辟一室号“问不知”,有方外道人养盆芷廿年,舁以好我,岁再花而予迁,迁而避于方山之下。它日过吾居,未焚,有马于庭方龁是根以饱,予闵然三叹,赋之去。彼其芳也与予同,又养于方外不为浅,然一入吾室,曾不能芘其足。今君之穷也三世而芳如昨,虽睠焉爱之,而不溉不修,自然而已,不迁不吝,亦自然而已,此其有数存乎?意者亦君之祖德有以阴种之也。昔之知数者于一花、一叶、一饮食而占其盛衰,况大寒大暑,大兵大乱,三世五十年之久,无所芘赖,无敢爱,无敢害。王之槐,魏之紫,方、陈之荔,或更代易姓,为人所感叹,而君之芷亦异于是。诗书容膝,子孙绕前,花时对客,墙沽老瓦,近而抚之目睫。旧庐旧邑,不见乔木,此何生在上而芬犹未沫,兢兢焉不出户庭,若得于天者,侥幸至足,此其足恃以久也,而岂独此芷之为验哉!予于是愧君矣。\n④虽然,有患是花也,五十年藏于市如隐,今君之号芷堂也始著,则后之求君者必于芷,求芷者必于君,君得无累是芷乎?夫予之芷已若芷矣,又为君记之,虽君不累,得无予累之乎?君曰:“吾惟惧兹芳之易朽,以及此也。”则为约曰:吾为君记耳,藏于君,藏于君子孙。君之芷五十年矣,又五十年乃出之。【注】本文作于南宋灭亡之后。作者刘辰翁经历宋末兵荒马乱,入元不仕,隐居以终。1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苟 B.然 C.且 D.故答案11.B 作答此题,需要分析语境,把握句间关系。上句“比年马之过市也如织……矧是美植”强调社会环境动荡,珍贵的绘画、草木都不能够保留以供平日玩赏,“ 睨者不至,至者不取,亦若有守之者”是说刘自昭家的芷草与其他珍贵的草木不同,能保留至今,前后两句之间应为转折关系。A项,“苟”作连词时,表假设,相当于“如果”;B项,“然”作连词时,表转折,可翻译为“可是,却”;C项,“且”作连词时,表并列、递进、让步等,可翻译为“又”“况且”“尚且”等;D项,“故”作连词时,表因果,可翻译为“所以,因此”。综合上述分析,选B。\n12.对第①段画线句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当时社会环境动荡不宁B.人们纷纷加强自家防护C.许多珍贵草木毁于战乱D.恰可趁机抬高美芷身价答案12.D “恰可趁机抬高美芷身价”于文无据。A项,结合注释中的“作者刘辰翁经历宋末兵荒马乱”、第①段画线句中的“比年马之过市也如织”和第③段中的“迁而避于……未焚,有马于庭方龁是根以饱”可知,当时社会环境动荡不宁;B项,根据“高垣重闭”可知,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人们纷纷加强自家防护;C项,根据“丹青草木无得保所素玩”可知,许多珍贵草木毁于战乱。\n13.分析刘自昭请作者为芷作记的原因。(3分)答案13.【答案】①刘自昭家的芷经三代主人护守,茂盛强壮,刘自昭以芷为荣;②芷与刘自昭共同经历社会动荡变迁,得以幸存,似得到祖德庇佑,尤其值得珍惜;③刘自昭希望芷芳不歇,传于后世,所以请刘辰翁作记。(每点1分)【解析】根据文章第①段中的“吾父所植也”“吾祖所植也”、第②段中的“今其叶可二尺,而花之层出者拔其萃以长,比他植最早,又后衰”、第③段中的“三世而芳如昨”“睠焉爱之”可知,刘自昭家的芷经三代主人护守,茂盛强壮,受到眷爱,刘自昭以芷为荣;根据文章第②段中的“吾与之生长,更世大变,以及乎此,愿有以记之也”、第③段中的“意者亦君之祖德有以阴种之也”“况大寒大暑,大兵大乱,三世五十年之久”可知,芷与刘自昭共同经历社会动荡变迁,得以幸存,似得到祖德庇佑,刘自昭对其倍加珍惜;根据文章第④段中刘自昭说的话“吾惟惧兹芳之易朽,以及此也”可知,刘自昭希望芷芳不歇,能够传给后世子孙。\n14.第③段写了作者自家的芷,请分析这一内容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案14.【答案】作者家的芷在方外养了二十年安然无恙,抬到自己家不久即被毁。作者以自家芷的遭遇表现了战乱之中人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境况,抒发自己身处乱世的无奈与感慨;此外,与刘自昭家幸存下来的那株芷形成对照,更突出了乱世中人们生存的艰难。(4分)【解析】文章第③段写“有方外道人养盆芷廿年,舁以好我……有马于庭方龁是根以饱”,这表明作者家的芷在方外养了二十年安然无恙,抬到自己家不久即遭遇厄运,结合注释中对写作背景的介绍可知,作者以自家芷的遭遇表现了战乱之中人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境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身处乱世的无奈与感慨。这一段还写到了刘自昭家的芷“异于是”,历经“大寒大暑,大兵大乱”,却“生在上而芬犹未沫”,作者家的芷与刘自昭家的芷形成鲜明对照,侧面突出了乱世中人们生存的艰难。\n参考译文①和我同姓的刘自昭居住在何山,靠近集市却像住在狭小的巷子里一样,家中只有一株芷草,它生长了五十年,根已经露在陶瓮外面,香气飘出房屋,客人来到这里意念消散。有贪慕并想要得到它的人,(对此)自昭的父亲说:“这是我父亲种下的。”问自昭,自昭说:“这是我祖父种下的。”没有人不是悲伤地停止(索求),怅然失意地离开。连年经过街市的马像织布一样,重重高墙紧闭,(珍贵的)绘画草木都不能够保留下来以供平日玩赏,何况这美好的植物。然而窥伺它的人不来,来到的人不拿取,也像是有守护它的人。问(用了)什么方法,自昭说:“我只能推托自己无可奈何,并且也没有和我争辩的。”②问自昭培养并使它生长得这么久的原因,自昭说:“自从我看到它,我父亲就不曾灌溉,即便灌溉也没有施加其他的东西,只是让它扎根罢了。一小片蓬草遮蔽太阳,雪霜也落在这里,它从自然中获得的少。现在它的叶子大约两尺长,而且层出的花的生长超出同类很多,和其他植物相比(开花)最早,又衰败得迟。我和它一起成长,经历世事巨变,到现在这样,希望有人来给它写篇记。”③因此(刘自昭)从百里外的何山请求我在荒林之下给它写篇记。哎!我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以前建了一个叫作“问不知”的屋室,有一位方外道人养了一盆芷草二十年,抬来(送给我)以示友好,那年开第二次花的时候我却迁走了,迁居并躲避到方山下。某天经过我从前居住的地方,(芷草)没有被焚毁,庭中有马正在嚼它的根来充饥,我忧伤地多次叹气,为它作了一篇赋后离开了。那时它的芳香和我的美好品德一样,又在方外培养了很久,但是一进入我的屋\n室,我却不能荫庇它的根。现在您这么困顿,但是家中的芷草经历了三世芳香还像以前一样,虽然关心眷爱它,却不灌溉不修剪,让它自然生长罢了,不移动也不过分爱惜,也是依从自然罢了,这是它命中注定能存活下来吗?想来也是您的祖先有德来庇佑种植它。以前懂得花的生长规律的人通过一花、一叶、一饮食的状态来预测它的盛衰,况且历经大寒大暑,兵荒马乱,三世五十年那么久,没有用来荫庇依赖的东西,没有人敢珍爱,没有人敢加害。这王家的槐树,魏家的紫色牡丹,方家红、小陈紫荔枝,有的换代改姓,被人感慨喟叹,但是您的芷草和这些不同。有狭小的容身之所来诵读诗书,子孙在身前围绕,花开时会客,屋墙和瓦片简陋老旧,在身边就能近距离地抚摸它。旧的房屋和都市,看不到高大的树木,这株芷草为什么生在世上并且芳香不断飘散,小心谨慎不出门庭,像是能够得到上天的照顾,十分侥幸能够保全自身,这些是它可以依赖长久生长的(原因),难道只有这株芷草作为验证吗!我因此对您感到惭愧。④即使这样,我也有担忧这花的地方,它藏在街市中五十年像隐居一样,现在在您将屋子称为芷堂后名声开始显著,那么后来有求于您的人一定是通过芷草,探求芷草的人一定在您身上下功夫,您难道不会被这芷草牵累吗?我的芷草已经像上述的芷草一样了,又替您记录它,即使您不被牵累,难道我不会被这牵累吗?您说:“我只怕这芳草容易衰朽,所以到这里来。”于是(我们)为此约定说:我替您写记,收藏在您那里,收藏在您子孙那里。您的芷草生长了五十年,再过五十年便将(这篇记)拿出来。\n七、作文。[2019全国卷Ⅰ·2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15.【立意探索】2019年全国卷Ⅰ沿用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部分先引用名言,阐释前人对劳动的理解,交代了劳动在传统文化中的传承;然后联系现实,指出问题,揭示有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和有些人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前后对比,引起考生思考: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什么现在有些同学竟然不愿意劳动呢?这种不良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该怎么改善这种情况呢?作文的任务是“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题目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立场,考生要站在这一立场上进行写作。同时注意,对于不尊重、不理解劳动的现象,不能一味责备、讽刺、嫌弃或抱怨,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这才是引领时代前行的新青年。可从如下角度立意:①热爱劳动,拥抱幸福;②科技取代不了劳动;③劳动与学习并行不悖;④个体劳动让生活更充实;⑤劳动也是一门功课;⑥人生在勤,不“劳”何“逸”;⑦劳动体现的是责任意识、实干精神。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