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课时2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pptx
2022-06-18 15:18:21
44页
第三单元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n单元综合测试\n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作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文学现象主要包括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机制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话语体系之间关系密切,它既是话语体系的主要言说对象,又是这种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何谓“文学经典”作品?西方文学批评史上较早谈论这一问题的是古罗马批评家、修辞学家朗吉努斯。他在《论崇高》中提出:“一篇作品只有在能博得一切时代中一切人的喜爱时,才算得真正崇高。”我国老一辈学者伍蠡甫认为,该论点为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经典”或“经典作品”这一概念的产生开辟了道路。20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对“经典”的定义和判定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美学尊严是经典作品的一个清晰标志,有审美的力量才能融入经典。可以说,经典作品是在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最佳结果,它既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又制约着此后的文学生产。经典往往表达、指涉或隐喻了一个时代,既切中时代而又超越时代,既扎根于民族而又跨越民族疆界,成为具有某种广远而永恒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作品。\n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文学研究的成果、文学批评文字本身应当是以文学性语言写成的,这种文学性语言主要来自经典作品。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往往通过自己的经典作品为本国文学创立了规范性语言,这些经典本身也成为本民族标准文学语言,甚至标准普通语言的最佳体现。如意大利民族诗人但丁的《神曲》实践了他在《论俗语》中提出的主张,成为以意大利语写成的一部优秀作品,不仅为本民族诗歌奠定了基础,而且在意大利文学语言的规范化、促进民族语言统一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莎士比亚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哈姆莱特》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语言丰富、生动、形象而富于变化,各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各具个性特色。这些经典作品有力推动了英国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至今仍是人们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的典范。“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不仅在俄罗斯文学中为各种文学体裁树立了典范,把俄罗斯文学引上了民族化道路,而且创造了崭新的俄罗斯文学语言,为确立其规范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由此可见,标准、纯洁、流畅而优美的语言就存在于一部部文学经典中。系统而经常地阅读外国文学经典,既为文学感性经验的积累提供了保证,也是进行研究的必要前提。经典阅读是研究者加强语言修养的基本训练,是不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体操”,是使学术话语规范化、完善化的必由之路。德国诗人歌德主张“每天保持和伟大艺术品的接触”,强调反复阅读莎士比亚、莫里哀等著名作家作品的重要性,还说自己每年都要重读一次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同经典的密切接触使歌德不仅成为著名诗人,也成为具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评家。无独有偶,我国英国文学\n研究专家王佐良也曾提到,他每年秋季都要重读一遍查普曼的《荷马史诗》英译本。而与拜伦、雪莱齐名的英国诗人济慈的《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已成传世之作,博尔赫斯则在他的《诗艺》中引用过济慈这首诗的诗句。事实上,每一位真正有成就、形成自己话语特色的作家或研究者,都离不开经典作品的长期熏陶与滋养。(摘编自汪介之《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与更新》材料二:为了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地位,我们认为,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应在原有基础上注重拓展和转向。首先,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原有的文本研究转向文本生成渊源考证与生成要素的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社会语境、个体经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考察这些生成渊源,厘清外国文学经典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发展的来龙去脉,对我们深入理解经典文本的审美特性与思想艺术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探究西方文学经典在生成过程中的东方渊源,更能凸现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同样,关注劳动歌谣、抒情诗、十四行诗、英雄史诗等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演变,以及《吠陀》《圣经》《荷马史诗》《神曲》等重要文本的形成、翻译和改编等流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异,也在一定意义上映衬了外国文学经典对人类思想的形成所发生的影响。\n其次,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文学翻译研究转向翻译文学研究。这一转向,使“外国文学”不再是“外国的文学”,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外国文学从文学翻译研究的词语对应中解救出来,从而审视与反思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中的精神基因、生命体验与文化传承。再次,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纸质文本的单一媒介流传转向音乐美术、影视动漫、网络电子的复合型的跨媒体流传。文学经典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在其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历经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纸质文本和纸质文献难以适应时代进步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局限于纸质文本的范畴也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以跨媒体研究的视野来介入外国文学经典的研究,介入新的外国文学经典传播载体的研究,既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也是外国文学学者的历史使命。最后,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外向型”研究转向关注中外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与民族形象重塑。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目的不是单纯地引进外国文化,而是服务于中国文化建设。应当将学术的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国家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学科原有的基础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兼顾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发扬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国精神”,在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从真正意义上走向世界,赢得世界学界的尊重。(摘编自吴笛《谈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转向与拓展》)\n答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作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就是外国文学研究。B.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普希金的诗歌,这些经典作品分别是学习意大利语、英语和俄语的唯一范本。C.外国文学研究者如果不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不但难以对其进行学术研究,也会影响自己学术话语的规范化和完善化。D.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只有转向和拓展,才能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我们才能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1.C A项,偷换概念,“外国文学研究”应为“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信息缺失,漏掉“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B项,由原文“他的《哈姆莱特》等一系列经典作品……仍是人们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的典范”等可知,“这些经典作品分别是学习意大利语、英语和俄语的唯一范本”说法绝对。D项,“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错,原文说的是“提升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地位”。\n答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经典作品是话语体系的主要言说对象,也是这种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所以文学研究者必须重视。B.若使文学批评语言带有文学性,文学研究者就要向文学经典学习,因为文学经典中的语言是典范的文学语言。C.歌德能够成为著名诗人和具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评家,与他阅读经典和创作经典作品是密不可分的。D.外国经典文学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不应绕开与经典文学生成有关联的原始宗教、社会语境等因素。2.C “与他阅读经典和创作经典作品是密不可分的”错,由原文“德国诗人歌德主张……也成为具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评家”可知,选项妄加条件,没有“创作经典作品”这一内容。\n答案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文本研究的一项是(3分)( )A.雨果《巴黎圣母院》社会背景的研究。B.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表现手法的研究。C.歌德《浮士德》主、次要人物的研究。D.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思想价值的研究。3.A 作品的“社会背景”属于文本生成渊源考证与生成要素的研究范畴。\n答案4.请结合材料一第二段的内容,概括“文学经典”所具备的四个条件。(4分)4.【答案】①广受读者喜爱;②拥有审美力量;③积淀着文学经验;④具有永恒价值和“纯诗”品格(答“往往表达、指涉或隐喻一个时代,切中时代又超越时代,扎根于民族又跨越民族疆界”亦可)。(4分;每点1分)【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一第二段的内容,概括“文学经典”所具备的四个条件。由“一篇作品只有在能博得一切时代中一切人的喜爱时,才算得真正崇高”可概括出要点①。由“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美学尊严是经典作品的一个清晰标志,有审美的力量才能融入经典”可概括出要点②。由“经典作品是在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最佳结果,它既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又制约着此后的文学生产”可概括出要点③。由“经典往往表达、指涉或隐喻了一个时代,既切中时代而又超越时代,既扎根于民族而又跨越民族疆界,成为具有某种广远而永恒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作品”可概括出要点④。\n答案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5.【答案】①首先从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谈起,引出文学现象中的重要概念——经典作品,再指出文学经典作品和语言话语体系之间的关系密切,然后对经典作品这一概念进行阐释;②接着围绕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展开论述;③最后论述作家或研究者阅读经典作品以加强语言修养的重要性。(6分;每点2分)【技巧点拨】梳理行文脉络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②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是怎样一步步提出或论证中心论点的。③明确论证过程中使用的论证方法。\n(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灰色的月亮【注】[日本]志贺直哉立在东京车站的失掉了屋顶的走廊里,虽然没有风,却感到一阵阵的寒气,幸而出来的时候穿了一件夹大衣。同来的两个人,搭上先到来的绕道上野的车子走了,我一个人留在后面,等候绕道品川的车子。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起来好像很近。时间是八点半的样子,人很少,宽阔的走廊显得更加宽阔了。远远望见电车的头灯,不一会儿电车就突然近了。车内乘客不多,我在对面的车门边,找到了空位子坐下。右首坐着一个穿束脚裤子的五十岁光景的妇人。左首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他大概是少年工人,背对着我,因为座位上没有靠手板,他就横坐着,面对着车门。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瞅见这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不是他故意在摇晃,是身体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来,又倒下去,这样不断地反复着。如果是打瞌睡,这样打个没完,叫人瞅着不好受,我本能地跟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车子到有乐町、新桥,上来了许多乘客,有几个像是买了东西回家的。一个二十五六岁红圆脸的青年,把扛在肩上的一只挺大的帆布包,放在少年工人身边,劈开双腿在旁边站着。在他后面,又被人挤上来一个也扛着帆布包的四十来岁的汉子。汉子上车后,望了望前面的青年。\n“搁上去行吗?”也不等人回答,就把肩上的包往下卸。“慢着,压上去不行。”青年护住自己的帆布包,回头望着那个汉子。“啊,对不起。”他抬头望一望行李架,行李架上搁不下他的包,他只好在狭窄的地方局促地侧着身子,仍旧把包扛在肩上。青年觉得对不起他,说汉子那个包,可以搁一半在他和少年工人座位的中间。“不用了,并不沉,只是嫌累赘才想搁一搁,不用了。”那汉子这么说着,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惬意,这时节,看来人的脾气都变好了。车子过了滨松町,接着到了品川,有人下去,可是上来的人更多。这期间,那少年工人仍旧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他的身子。“啊,看他这张脸。”有人这么说了。说话的是四五个像公司职员中的一个,他的同伴都笑起来了。我这边望不见少年工人的脸。可是那公司职员说得可笑,大概那一张脸是可笑的。车子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那时候,圆脸的青年回头望一望身后的汉子,用手指头点点自己的胃部,小声地说:“看样子差不多啦。”那汉子好似吃了一惊,默默地望了一望少年工人说:“是吗?”刚才那些发笑的人,好像也觉得有点奇怪:“是有病吗?”“恐怕是喝醉了吧。”\n他们这样猜测着,其中一个人说:“看样子也不像。”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立刻不作声了。少年工人的粗布工作服的肩头是破的,从里边钉了块手巾布,他倒戴着一顶军帽,帽檐儿下露出肮脏的脖子,瘦得可怜。他现在不摇晃身子了,脸不住地挨擦着车窗与车门之间的那块夹板。这样子完全是一个孩子,在他迷迷糊糊的头脑里,大概把这夹板当作谁了。“喂!”站在前面的那个汉子用手拍一拍他的肩头,问:“你上哪儿去?”少年工人没有答话,那汉子又问了一声。“到上野去。”他很忧郁地回答了。“不对啊,你坐反了,这是到涩谷的车啊。”少年工人站起来想往窗外看,身体失去了重心,突然向我这边倒过来。当少年工人向我倒过来的时候,我几乎条件反射一样用肩头把他顶回去了。这完全是出乎意料的,但我后来想想真觉得奇怪。这动作跟我当时的心情是完全相反的,我自己也觉得惊奇。当我把他顶回去的时候,他的身体没有什么抵抗力,这使我心里更不好受。我的体重现在已减到九十多斤,可是少年工人的身体却比我轻得多。“在东京站已经在车上了,坐过站了——你是在哪儿上车的?”我从他身后问。少年工人没回过头来,说:“在涩谷上车的。”“从涩谷上车,绕了一个大圈子。”有人这样说。少年工人将脑门贴在窗玻璃上,想往窗外望,一会儿又不望了,用仅能听见的低低的声音说:“到哪儿,都没有关系。”\n少年工人这句自言自语的话,后来一直留在我心里。身边的搭客们,以后再没谈那个少年工人,大家觉得反正没有办法了。我也是其中一个,觉得反正没有法子了。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给他钱,即使白天或许也买不到吃的,何况现在是晚上九点钟了。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这是1945年10月16日发生的事情。(有删改)【注】小说写于1945年11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前美军对东京进行了大规模空袭。\n答案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遭受空袭后满目疮痍的东京为背景,反映了战后日本社会破败萧条、人民饥寒交迫的情状。B.小说标题“灰色的月亮”意蕴丰富,象征着战后在物质上陷入匮乏、精神上陷入迷茫的日本社会。C.这篇小说既无惊人的事件,也无曲折的情节,更没有人物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整体上平淡无奇。D.小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字里行间透露出其对战争的厌恶和对被战争裹挟的人民的同情。6.C “整体上平淡无奇”错误。整篇小说的情节比较曲折,由开篇“我”对少年工的嫌弃,到车上公司职员对少年工的取笑,再到后来真相大白后,“我”对少年工的同情及无能为力,小说情节有起伏。\n答案7.文中画线部分在小说结构上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小说前半部分,少年工人的面目是模糊的,本段转入对其外貌的正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可感。B.本段是整篇小说中唯一的气氛较为明快的场面,与前后文形成鲜明的反差,强化了小说的悲剧色彩。C.本段的情感基调有所变化,随着车子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小说的情感线索和人物心理也出现短暂的调整。D.前文主要写“我”眼中的少年工人,本段转入写乘客眼中的少年工人,叙述视角的转换,增强了小说的叙事张力。7.A 小说第三段中有对少年工人“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的面部描写,且画线部分是对少年工人外貌的侧面描写。\n答案8.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8.【答案】不可删去,理由:①最后一段的时间“年”“月”“日”兼备,意在强调故事的真实性,突出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②叙述冷静客观,语言凝练,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可以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③该时间具有典型意义,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主题。(4分)【解析】从内容来看,文章最后一段“这是1945年10月16日发生的事情”,年、月、日具备,时间具体、详实,作者借此突出故事的真实性,突出了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从小说主旨来看,联系注释可知,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主题;从艺术效果来看,作者冷静客观地叙述故事发生的时间之后,故事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更加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由以上分析可知,文章最后一段不可删去。\n答案9.志贺直哉素有“日本小说之神”的美誉,其小说以善于揭示独特环境中人物的心境著称,被评论家们称为“心境小说”。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心境?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心境的?(6分)9.【答案】(1)体现了“我”及电车上的其他乘客对战后日本现状迷茫困惑、灰暗悲凉的心境。(2分)(2)①以小见大。“我”、电车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迷茫无奈的处境和黯淡、阴郁的心境,正是战后日本悲惨社会图景的缩影。②以景衬情。小说开篇描绘了一幅灰暗萧条的夜景,有力地烘托了车厢中人们灰暗悲哀的心境。(4分)【解析】这篇小说通过刻画遭受空袭后满目疮痍的东京这一独特环境中“我”及电车上的其他乘客饥寒交迫的形象,体现了其对战后日本现状迷茫困惑、灰暗悲凉的心境。由小说开篇对残破的东京车站、灰暗萧条的夜景的描绘可知,小说以景衬情,有力地烘托了人们灰暗悲哀的心境。小说以“我”、电车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心境来反映社会现状,这是“以小见大”。\n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春声君传 风筝[宋]林景熙春声君,风姓筝名,字子耀。其先孤竹君之裔,后家于渭川,复徙居扶风。世掌丝纶①,声名赫奕。每岁至春和,举族必盛,翱翔飘舞,望之若空中人。筝父竹,母楮氏②,梦青帝赐以瑶琴,觉而生筝。君锐首阔面,尖颐长股。少时有相者曰:“是儿风骨超然,经纶满腹。若际风云之会,必能声振寰宇。”及长,思祖伯夷以清节死,对人言辄呜呜焉,自鸣聒耳不厌也。或谓之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子其有不平耶?抑亦自鸣其不幸耶?”曰:“大丈夫当昂首青霄,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耳,安能钳口缩舌,类抱叶之寒蝉乎?且吾闻之:用舍,遇也;语默,道也。吾用则声闻于天,不用则卷而怀之。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焉至负不平之情遂自鸣其不幸耶!”尝自负以经济天下为己任,时闻风飙起,慨然有凌霄之志。时群盗蜂起,上问治之之术。对曰:“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益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日然后上下相安操纵自我,民自不为盗。”上深然之。上尝自臂佳鹞,见筝来,戏曰:“卿与若孰优?”对曰:“臣荷陛下厚恩,策名天府,思励清声,以裨风化,陛下焉得同臣于物乎!且臣所谓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者也。非如此鹞,饥则依人,饱则扬去而已。”······\n君少时喜微行。一日清明出游,见士民争持牲酒于墓侧,乃叹曰:“树欲定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此皋鱼所以有风木之恨③也。”即日解组绶归。风氏本旧族,至君辅相两朝,口代天言,身代天工,以身系四海之仰望者数十年,人谓能不坠其家声云。然赋质太薄,骨太轻,虽束带垂绅,而顺风盘旋,毫无所立。又性喜躁进,略不顾忌,人咸服其有钻天之能,实讥之也。太史公曰:士君子之处世,其穷也以道德鸣,其达也以功名鸣。彼依阿淟涊④,与世浮沉,而曾无所建明者,视君盖不啻在下风耳!世称君克缵先业,聿骏有声,是未测其本也。夫忠孝,人之大伦,君欲励清声裨风化,则忠;业相位养亲,则孝。忠孝两全,君之功业鸣世不无自矣。矧其仕止语默,又得孔子用行舍藏之道,谓之有道之士非欤?此所以能不坠其家声也。噫!君岂亦郭汾阳之流也耶?(节选自《林景熙集补注》)【注】①丝纶:皇帝的诏书。②楮氏:纸的戏称。③风木之恨:子女来不及归养父母的遗憾。④依阿:曲意附从。淟涊:胆怯懦弱。·····\n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益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日/然后上下相安/B.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益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日/然后上下相安/C.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益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日/然后上下相安/D.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益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日/然后上下相安/答案10.B “则益乱”的意思是就会更乱,是“急之”的后果,“当”的意思是应当,“顺其风俗”是“治民”的做法,故“则益乱”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顺其风俗”和“被以声教”是治理乱民的两种举措,“使之得见天日”是采取治理措施的效果,故“被以声教”和“使之”中间应断开,可排除D项。故选B。\n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裔,本义是指衣服的边缘,也可指边远的地方或者子孙后代,本文指后代。B.青帝,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也是掌管天下的东方之神。C.组绶,组指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饰物,组绶代指官爵。D.郭汾阳,宋代名将郭子仪,他戎马一生,功勋显著,被封为汾阳郡王。答案11.D “宋代名将郭子仪”错误,郭子仪是唐代名将。\n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讽喻小品,采用人物传记的写法,通过叙写风筝的身世、志向和品行等,委婉地表达了其怀才不遇、功业难成的愤懑。B.春声君风骨超然,才学出众,有大志;他深谙治民之道,又勤于政事,但美中不足的是性格冒进,无所顾虑和畏忌,这点受到时人的讥讽。C.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春声君之口指出要以天下为己任,敢于为国发声;又通过春声君反驳皇帝将自己等同于鹞一事,体现其可贵的独立人格。D.太史公认为世人称赞春声君,但并没有真正了解他的根本,并且指出士君子应做到穷则立德、达则立功,反对随波逐流而无所建树。答案12.A “委婉地表达了其怀才不遇、功业难成的愤懑”错,原文中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焉至负不平之情遂自鸣其不幸耶”“至君辅相两朝,口代天言,身代天工”等语句,说明春声君得皇帝重视,有功业,没有怨言。\n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2)吾用则声闻于天,不用则卷而怀之。答案13.(1)大凡事物在无法平静时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扰乱它,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没有声音,风摇动它,它就发出声响。(关键词“平”“挠”“荡”各1分,句子大意1分)(2)我被任用就要使名声传遍天下,不被任用就收敛自己藏身隐退。(关键词“用”“卷”“怀”各1分,句子大意1分)【技巧点拨】文言文翻译“三翻两次”法“三翻”:①翻语境,根据原文的具体语境,准确推断。②翻词语,准确翻译重点实词、难理解的虚词等。③翻特殊句式,注意倒装句、被动句等句式。“两次”:第一次先直译,字字落实。第二次通过意译来修饰润色,使译文准确通顺。\n14.太史公认为春声君能保持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答案14.【答案】①忠孝两全。春声君想用清美的声誉勉励自己并辅助风尚教化,担任宰相的职务而不忘奉养父母。②深谙处世之道。春声君结束仕途后能够保持沉默,懂得“用行舍藏”的处世之道。(3分)【解析】分析文章内容,锁定答题区间为“夫忠孝……此所以能不坠其家声也”。其中,由原文中的“夫忠孝……君之功业鸣世不无自矣”可以提炼概括出答案要点①。由原文中的“矧其仕止语默……谓之有道之士非欤”可以提炼概括出答案要点②。\n参考译文春声君,姓风名筝,字子耀。他的祖先是商代孤竹国国君的后裔,后来居住在渭川,又移居扶风。世代掌管皇帝的诏书,声名显赫。每年到了春日和暖的时候,整个家族必定会兴盛起来,回旋飞翔,随风舞动,远远望去好像空中飞人。风筝的父亲是竹,母亲是纸,(母亲)梦到青帝赐给她瑶琴,醒来就生下风筝。春声君尖尖的脑袋阔大的脸,尖尖的下巴长长的腿。年少时,有看相的人说:“这孩子风度、气质超脱尘俗,很有才学。如果能适逢良机、贤主,一定能使名声威势震动天下。”等到长大之后,(春声君)想到先祖伯夷因为高洁的节操而死,对人说话时就发出呜呜的声音,自我表白(即使)声音刺耳也不厌烦。有人对他说:“大凡事物在无法平静时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扰乱它,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没有声音,风摇动它,它就发出声响。你难道也有不平之鸣吗?又或是自我表白自己的不幸遭遇呢?”(春声君)回答说:“大丈夫应当昂首立于朝廷,响应朝廷之声来赞美国家的兴盛,怎么能紧闭嘴巴不敢说话,好像抱着树叶的寒蝉呢?而且我听说:任用或者不被任用,在于机遇;说或者不说,是君子处世之道。我被任用就要使名声传遍天下,不被任用就收敛自己藏身隐退。对上不埋怨天命,对下不抱怨别人,哪里就到了背负不平的情绪就自我表白自己不幸遭遇的地步呢!”春声君曾自许以经世济民作为自己的责任,时常一听到风声就迅速升起,情绪激昂有高入云霄的志气。当时盗贼像群蜂一样纷纷而起,皇帝询问他治理盗贼的方法。(春声君)回答说:“治理乱民就如同处理乱绳,不能心急。心里着急,就会更乱。应当顺应他们的习俗,施加声威教化,使他们能够见到光明,这样才能上下相安无事。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n命运,百姓自然不会去做盗贼。”皇帝很认同他的观点。皇帝曾在手臂上架着一只极好的鹞,看到风筝过来,戏言道:“你和鹞相比,哪一个更优秀?”(春声君)回答说:“我承蒙陛下的大恩,在朝廷做官,想用清美的声誉勉励自己,来辅助风尚教化,陛下怎么能把我与这只鹞等同呢!况且,我就是那所说的听到招呼也不过来,让我走也不走的人。并不像这只鹞,肚子饿了就与人亲近,吃饱了就扬长而去罢了。”春声君年少时喜欢微服出行。有一天清明节外出游玩,看到百姓争相拿着祭祀用的牲畜和甜酒站在墓旁,于是感叹道:“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这就是皋鱼有父母亡故而来不及归养的遗憾的原因啊。”当天就解下印绶辞官回家。风氏本是世家大族,到春声君时已经辅佐两朝皇帝,嘴巴替皇帝说话,身体替皇帝做事,亲自担负朝廷重任几十年了,人们说他能保持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然而他天赋质地太单薄,骨架太轻,即使系上腰带,大带下垂,也只能顺风在空中盘旋,丝毫不能直立。又生性喜欢冒进,丝毫没有顾虑、畏忌,人们都叹服他有钻天的本领,实际上是在讥讽他啊。太史公说: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世间,当他不得志的时候凭高尚的道德而闻名,当他显达的时候凭功业和名声而闻名。那些曲意附从、胆怯懦弱、随波逐流而没有任何建树的人,与春声君相比大概不只是处于下位吧!世人称赞春声君能够继承先祖的基业,有很好的声望,这是没有真正了解他的根本啊。忠孝,是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春声君想用清美的声誉勉励自己并辅助风尚教化,是忠;担任宰相的职务而不忘奉养父母,是孝。忠孝两全,春声君的功业闻名于世无不出于他自己。况且他结束仕途,保持沉默,又懂得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道理,称他为明白事理的人有错吗?这就是他能保持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的原因。唉!春声君难道也是像郭子仪之类的人吗?\n(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题米元晖①山水[明]张以宁高堂晓起山水入,古色惨淡②神灵集。望中冥冥云气深,只恐春衣坐来湿。江风吹雨百花飞,早晚持竿吾得归。身在江南图画里,令人却忆米元晖。【注】 ①米元晖:指米友仁,宋代书画家米芾之子,擅长山水画。②惨淡:这里指画面色彩浅淡迷离。\n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晨起步入厅堂,壮阔的自然山水映入眼帘,令诗人想到了米元晖的山水画。B.颔联中“春衣”二字点明了季节,“坐”字则表现出鉴赏者的以静体动、诚笃专一。C.“江风吹雨百花飞”一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让人感受到温润明媚的气息。D.本诗风格清雅恬淡,充满自然真性,与米元晖山水画的“平淡天真”相契合。答案15.A “壮阔的自然山水映入眼帘,令诗人想到了米元晖的山水画”错误,诗人晨起步入厅堂,看到的是米元晖的山水画。\n16.对于如何欣赏一幅画,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答案16.【答案】①充分调动感官体验。颔联上句从视觉角度写出米元晖山水画里烟山云水的迷离朦胧,下句从触觉角度感受画中云气的浓重丰润。②充分发挥想象。颈联中“江风吹雨百花飞”一句,想象春季生机盎然的景象,想象江风吹雨百花飞舞的温润明媚的情景。③知人论世。诗人对米元晖的绘画风格有深入的理解,和米元晖情感心志相契合,才会生发出“早晚持竿吾得归”的喟叹。(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n白话诗歌早晨起来步入厅堂,迎面一幅山水画映入眼帘;古色古香的画面上色彩浅淡迷离,显得神意飞动。目之所及云气浓重,一片昏暗,只担心云气会浸湿我的春衣。从江上来的风吹斜细雨,百花随风飞舞;如果我得以归隐,会早晚拿着钓竿垂钓江边。恍若置身于如画的江南风景之中,让人想起米元晖(感受到他的心境)。诗歌鉴赏这是一首题画诗。首联由诗人晨起步入厅堂,迎面一幅山水画映入眼帘写起,古色古香的画面上烟山云水朦胧迷离,若有若无,神意飞动。颔联通过想象对山水画的画面进行描述,这一联视觉和触觉相结合,以触觉上的“春衣”“湿”,来衬托视觉上的“云气深”。“春衣”点明了季节,“湿”是用皮肤来感受浓重云气的丰润流动,“坐”则表现鉴赏者以静体动的状态及恬淡安详、诚笃专一的心境,而“只恐”则是对这种心境的强化。颈联中“江风吹雨百花飞”一句,是对颔联两句诗人所想象的画境的补充,使人更加感受到春天温润明媚的气息,所以诗人生发出“早晚持竿吾得归”的喟叹。尾联写诗人仿佛置身于如画的江南风景之中,感受到米元晖的心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米元晖画作的赞美,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n(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性格的句子是“,”。(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3)在诗词史上,酒是诗人吟咏叹息的灵感源泉,其中“清酒”和“浊酒”代表了不同的现实境遇和人生情怀,如“清酒”的“”,“浊酒”的“”。答案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3)金樽清酒斗十千潦倒新停浊酒杯(每空1分)\n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百年孤独》辉煌光芒的照耀下,马尔克斯其他的长篇小说都显得有些孱弱和暗淡——它们的确不能跟《百年孤独》。《枯枝败叶》只能看成是《百年孤独》的泥坯,是《百年孤独》的“枯枝败叶”;《家长的没落》从兀鹰撕破铁丝网的神奇意象开头,却在作者的反复涂抹下,渐渐变得暗昧,不辨轮廓;《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与作者别的作品相比,毫无野心可言,是作者肌肉快感驱使下的市井逸闻;《迷宫中的将军》围绕“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从而差点儿把自己变成暴君的疲惫英雄形象。《迷宫中的将军》这部小说在我看来,艺术成就仅次于《百年孤独》,但格局气象仍不能。《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看到的马尔克斯的最后一部作品,我不敢相信一个的诺贝尔奖作家,会如此罕见地写一部终成眷属的爱情小说。我愿意把它解释成是马尔克斯难得地大发善心,对世人做了一次满怀恻隐的安抚。近三十年来,可以肯定没有哪个外国作家对中国作家的影响超得过马尔克斯,( ),我承认,对他任何的吹毛求疵,也许只是一个为他庞大身躯投下的阴影所惊骇的后辈,闪在一旁,对其因伟大才可能的斑驳指指点点。\n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提并论鞭长莫及望其项背名垂青史B.等量齐观力不从心望尘莫及名垂青史C.相提并论力不从心望其项背声名显赫D.等量齐观鞭长莫及望尘莫及声名显赫答案18.C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根据前文“不能……”可知,应用“相提并论”。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能力或力量够不上。鞭长莫及: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此处强调马尔克斯想将作品写好,虽很努力,却难以达到目的,应用“力不从心”。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空缺处所在语句是否定句,应用“望其项背”。声名显赫:形容名声盛大。名垂青史: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空缺处强调的是名声很大,应用“声名显赫”。\n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迷宫中的将军》围绕“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却差点儿把自己变成暴君的疲惫英雄形象。B.《迷宫中的将军》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却差点儿把自己变成暴君的疲惫英雄形象。C.《迷宫中的将军》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以抗暴为初衷,从而差点儿把自己变成暴君的一个疲惫英雄形象。D.《迷宫中的将军》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从而差点儿把自己变成暴君的疲惫英雄形象。答案19.B 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杂糅,排除B项。二是“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与“差点儿把自己变成暴君的疲惫英雄形象”之间的关系为转折关系,而非顺承关系,可将“从而”改为“却”,排除C、D两项。\n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事实恰好相反,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B.我这样数落他,但事实恰好相反,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C.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但事实恰好相反,我有不敬之意D.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但事实恰好相反答案20.D “事实恰好相反”是针对“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来进一步说明,所以应置于最后,这样才与下文“对其因伟大才可能的斑驳指指点点”契合。\n(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通过塑造众多的人物来展现从1805年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这一重大历史时期的波澜壮阔的社会风貌,气势磅礴,场面广阔。①:一类贵族接近宫廷,雍容华贵,但道德败坏,醉生梦死,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领地贵族,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小说中的人物还可以按真实与虚构分为两类,库图佐夫、沙皇、拿破仑等众多历史人物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人物。但是,托尔斯泰反对历史书上对他们的记录和描写,②。他写《战争与和平》最大的动机就是要还历史本来的面目,这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名著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小说中,托尔斯泰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观,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历史发展“金字塔”理论,即越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越渺小,推动历史车轮的不是那些“金字塔”上层的达官贵人,③。小说所热情歌颂的正是这些普通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形成对照。\n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答案21.【答案】①小说中塑造了两类不同的贵族 ②认为历史书有很多不真实的内容 ③而是那些“金字塔”底层的普通人民(6分)【解析】第①处对应原文“①:一类贵族接近宫廷雍容华贵,但道德败坏,醉生梦死,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领地贵族,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第②处对应原文“托尔斯泰反对历史书上对他们的记录和描写”“他写《战争与和平》最大的动机就是要还历史本来的面目”第③处对应原文“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历史发展‘金字塔’理论”“推动历史车轮的不是那些‘金字塔’,上层的达官贵人”“小说所热情歌颂的正是这些普通人民”\n22.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中体现的历史观,不超过40字。(5分)答案22.【答案】文学反映历史的真实,提出历史发展的“金字塔”理论,讴歌爱国的普通人民。(5分)【解析】①由“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通过塑造众多的人物来展现从1805年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这一重大历史时期的波澜壮阔的社会风貌,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他写《战争与和平》最大的动机就是要还历史本来的面目,这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名著的最重要的原因”可知,他用文学反映历史的真实。②由“在小说中,托尔斯泰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观,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历史发展‘金字塔’理论”可知,他提出历史发展的“金字塔”理论。③由“小说所热情歌颂的正是这些普通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形成对照”可知,他讴歌爱国的普通人民。\n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但之前,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红楼梦》高居榜首;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网络阅读的方式大受欢迎。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抑或是……?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n答案23.【立意探索】此题已给定了写作任务,要求阐述看法、就事论理,不能写成话题作文和无限制的材料作文。拒绝阅读经典,原因大多是社会浮躁,人们更愿意接纳“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干脆“读图”,其本质原因是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代,像《红楼梦》这样缺少“实用价值”,缺少“谋取实际利益”功能,同时又缺少快速获取娱乐“快感”的作品,被阅读者驱逐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些承载着人类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经典,被我们以“不实用”而拒绝的时候,我们是否忽视了人类沉重的肉身恰是因“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的?由此可知,可围绕“有用与无用”“与经典同行”等作文。我们也可勇敢质疑,曾经的经典是否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有些依托社会背景生成的“深邃”的经典是否有足够理由要求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去阅读、热爱并读出意义?由此可就“何为经典?”“人类经典演变过程”等作文。具体立意如下:①亲近经典,提升灵魂;②经典虽无价,传播应有方;③别让经典湮没于“通俗年代”;等等。\n佳作展台让经典不再孤独之前,某大学出版社列出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高居榜首,众多中外名著赫然在目;而通俗文学则大受欢迎。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阅读经典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可能有人会说,经典难道不是传世名作吗?经典怎么会注定孤独呢?诚然,经典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然而,经典的深邃性、穿透性与引领性注定其会曲高和寡。当游客在南昌郊外的青云谱看到朱耷遗留下来的不朽的作品时,有几人能从那枯枝、残叶、怪石、丑鸟等令人丧气的破残笔墨中领悟到那倔强与顽强的生命?当黛玉之死一步一步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又有几人能从“黛玉之死”看到曹雪芹设计这一情节“上接屈原、下引王国维,昭示着一个难以穷尽的乱世的开启”?可见在阅读内容方面,与通俗文学的茶余饭后作比较,经典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信息传递方面,与通俗文学的哗众取宠作比较,经典不具备吊人胃口的噱头;在心灵洗礼方面,与通俗文学的碎片化填充作比较,经典深层次上虽然具有绝对优势,但若优势藏于庭院深处,那绝对优势也就成了绝对劣势。\n而通俗文学则不然,它以时效性博人眼球,以趣味性吸引关注,以庸俗性迎合读者,以碎片化抢占空隙。不是读者不想向上向善,而是读者实在难以沉潜下心来仔细品读。如果经典的深邃性与引领性能让读者在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那经典必然会重新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如何让经典的精髓为大众接受?或许,我们能从《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于丹论语心得》等著作中找到答案。当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如潮水般涌向书店购买上述图书时,经典已然走进了读者的心中。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在于它的随波逐流,而在于它的超前性;经典的伟大,不仅在于它说出了我们内心深藏的隐秘,还在于它说出了我们内心里难以抹去的、无法掩饰的真正的恐惧——现代性对人类精神生活和灵性寄托的毁灭性打击。而这些,潜藏于庭院深处而不为人知,就好比宝藏深藏于海底而游客只看到平静的水面一般。所以,经典本不过时,但若没有合适的走近读者的方式,“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上经典名列前茅的状况恐怕依然会继续。期冀有那么一天,经典不再孤独!名师点评本文由材料引出经典遭受冷落,通俗文学大受欢迎的阅读现状,然后从经典的曲高和寡及与通俗文学相比在阅读内容、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劣势分析经典被冷落的原因,接着通过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方式进一步说明经典如果找到合适的方式走近读者,将能重新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不再孤独。全文思路清晰,论证有力,是一篇不错的考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