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学案: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学案: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

doc 2021-09-07 22:49:39 15页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一)   阅读方法作者名片____■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乡土中国》《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整体把握《乡土中国》内容、命名、概念一览表15,章节题目论述重点命名或概念比较维度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土:两种大的社会类型的不同特征愚:文字在两种社会的不同意义(空间)愚:文字在两种社会的不同意义(时间)群己关系:不同社会下的不同格局道德:不同群己关系格局下的道德模式家:进一步阐释不同群己关系下的“团体”感情:在家庭、小家族不同模式下的男女关系秩序:维持社会秩序所用的不同力量法律:不同秩序模式下冲突解决方式治理:两种权力模式下的国家治理方式第三种权力:更为复杂的中国政治现实缘分:两种社会人际权利义务的基础虚伪:不同权力模式下如何“反对”社会计划:不同社会模式的内在动力基础社区、社会、有机团结、机械团结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无差序格局、团体格局克己复礼、权利(平等)小家族、家庭阿波罗式、浮士德式人治、法治、礼治无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文化、政治血缘、地缘、身份社会、契约社会时势权力欲望、需要、经验、知识乡土社会/现代社会乡土社会/现代社会乡土社会/现代社会中国社会/西洋社会中国社会/西洋社会中国社会/西洋社会乡土社会/现代社会乡土社会/变迁社会乡土社会/现代社会横暴权力/同意权力乡土社会(稳定)/变迁社会乡土社会/现代社会 身份社会/契约社会中国社会/西洋社会 乡土社会(稳定)/变迁社会乡土社会/现代社会局部分析“重刊序言”“后记”“附录”及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15,阅读任务____■任务一 略读“重刊序言”“后记”,了解此书的写作背景、学术范围、成书目的。任务二 浏览“目录”,了解此书基本内容或概念。任务三 略读“附录”,了解作者的学术经历,明确作者对自己学术研究的评价,以及此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结构建构____■15,概念解读____■“乡土社会”概念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论点句)“从基层上看去”,言下之意,“乡土性”只是中国社会的整体特征的一部分,并且乡土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而言,并非仅仅针对中国乡村社会而言。可见,从空间上看,“乡土社会”不只包括农村。②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15,——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征之一。(引用材料)此则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③“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化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对比概念)可见,从时间维度上看与“乡土社会”相对应的应该是“现代社会”。④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演绎佐证)所以“乡土社会”这一概念的内涵应该包括其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方面的特征。而前三章关于“乡土社会”概念的阐述仅仅只包含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部分特征,因此,关于“乡土社会”概念的界定需要完善补充。第四~八章(“差论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阅读任务____■任务一 从阐释“乡土中国”性质的角度,绘制四~八章的思维导图,看看四~八章会产生怎样的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任务二 任选这五章中一章,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任务三 任选这五章中一章,分析语言文字的特点。结构构建____■语言特点____■①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②“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③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虚词的恰当使用使本书语言具有逻辑性;事例、比喻等使语言生动、通俗平易,降低了理解难度,但也存在比喻不够贴切的弊端;引用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容,使语言具有雅致精深的特点,但是也增加了理解难度。15,第九~十一章(“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阅读任务____■总结的“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的概念内涵。区别于第二课时的“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的二维对比。这一任务促使学生多维对比,尝试画出三维对比的思维导图,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乡土社会。结构构建____■对比研读____■1.联系本书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分析九~十一章,用一句话说明这三章与本书标题《乡土中国》有什么必然联系。提示:第一~三章是从经济、文化等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第四~八章是从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等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而九~十一章是从政治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2.举例说明“法律”“规则”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哪一种秩序的产物?提示:“法律”是法治秩序的产物,“规则”是礼治秩序的产物。第十二~十四章(“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阅读任务____■任务一 联系全书,填写对比概念表格,促使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握整本书的概念。15,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刻画其他社会体系或社会关系的对比概念礼俗社会(法理社会)(借助语言的社会)借助文字的社会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维系着人民的宪法)(小家族)家庭男女有别(男女求同)(礼治秩序、道德秩序)法治秩序、道德秩序(调解体系)司法诉讼体系(无为政治)有为政治(教化的权力、横暴的权力、同意的权力)同意的权力、横暴的权力血缘社会(地缘社会)名实分离(名实一致)任务二 以《“乡土中国”的今天》为题,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自己做过的调查,分析“乡土中国”一词的变迁。结构构建____■对比概念____■主要思想1.分析了乡土社会本身的特点:乡土社会是一个安土重迁的社会,少流动少变动,土地、血缘和祖辈的经验代代相传。15,2.基于固定环境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自身的运行规律:由于环境固定,代代相传的经验足以应付所有生活。这些经验包括个人行为准则和社会发展与矛盾处理体系,即为规矩,为理法。包括男女有别,基于规矩的约定俗成而产生的礼治和“无讼”,以及在约定俗成的规矩范围内的欲望驱动行事等。如果社会变化缓慢,社会安定,经验规则传递足以应付生活,那么该社会可以自行以“无法”的形式运行,即所谓“无为而治”。3.乡土社会的运行规律与现代社会的运行规律的差别:所谓“人治”与“法治”,“阿波罗式”文化和“浮士德式”文化。4.普遍规律总结:四种权力,基于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力,基于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力,基于社会继替的长老权力和基于社会变迁的时势权力。如果社会变迁可以吸收于社会继替,则不会影响经验的传递,从而得以维持生活,则社会安定。5.关于变革:乡土社会的总体特点是有序,熟悉,缓慢,约定俗成,人适应秩序。而现代社会相对无序,陌生,变化,复杂,需要制定新的规则,摸索新的办法,信息传递快速而大量,需要文字代替语言,需要契约代替信任,需要法律代替礼教,用平等维护个人权益代替克己复礼,才能维持这个社会稳定的运行。读书报告乡土社会及其现代意义一、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与独立性费孝通先生通过前三章的介绍,总结了乡土社会的性质:稳定与独立。在本书所描述的乡土社会中,大部分的民众依靠着土地生活,而且土地会依靠着血缘关系的纽带代代相传,一块土地就会长时间地服务于一个家族的好几代人。为了在这块土地上进行工作并且由于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新的土地,这些人将会很难有机会离开这片土地。因此,某个地区往往固定生活着几个家族,而这些家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互帮互助,发展着一种和谐稳定的友好关系。这种关系由于其根基之稳固,因而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导致了外来人员很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很难融入这几个家族形成的稳定的圈子之中。综上两方面原因,外来人员难以融入,本土居民又极少迁徙,导致了乡土社会具有强烈的稳定性。在乡土社会中,大多数家庭自给自足,极少出现的商品交易也出现在本地区的各个家庭之间,很少会出现与外埠地区长时间的、稳定的商品交换与往来。同时由于乡土居民的生活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其生活具有一定的自闭性,在与外界交流时难免出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歧视与交流障碍。因此他们便更不愿意与外界进行接触,与外界产生了隔离,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故而乡土社会具有独立性。二、乡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乡土社会中的表现具有区别于西方社会的独特性。费孝通先生通过对比中西方人际关系,提出了“团结格局”与“差异格局”的概念。西方社会中,“团体格局”是人际关系的主要体现,团体由多个人类个体组成,在这一团体之中每个个体之间是平等的而且没有差异的,任意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同的发展基础。而“差异格局”15,则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典型人际关系,以一个个体为核心,通过外延的交往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社交圈子,不同于“团体格局”之中所有个体一律平等的地位,“差异格局”之中随着这个圈子的扩散,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淡。而人伦则决定着每个个体所处于的圈子,即父子、君臣、长幼这些传统道德之中所认可的固有的关系,这些人伦观念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之间的交往,将身边的其他个体划归一个又一个圈子。同时这些社交圈的范围是具体可控的,一个个体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这些圈子调整至自己需要的大小。以“兄弟”这一概念为例,这一概念之中往往包括了自己的兄弟及其家属。同时,“差异格局”营造了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由于圈子的具体范围不同,其延展性导致了原先在圈子里具有良好关系的个体可能随时都会变成圈子外具有深仇大恨的关系,但是可以确定一点,即每个个体均处于一个圈子的核心位置,而一些较大范围的圈子则服务于一些较小范围的圈子,并有可能为其而牺牲。因而,能否进入小圈成为中国大部分个体所努力的目标,人际关系也就具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在“团体格局”中,团体具有稳定的大小与范围,不会因为更小团体而牺牲这一大团体的利益。以“国家”为例,在“差异格局”中,为了“国家”牺牲“世界”的利益,为了“家庭”侵犯“国家”利益却是不会被道德谴责的,而在“团体格局”中,无论为了更大的“世界”还是为了更小的“家庭”去牺牲国家利益都是不被允许的。三、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制度与权力类型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所起到的规范作用微乎其微,相对于通过法律约束以及解决纷争,人们更倾向于依据世代相传的传统道德和村规民约来解决问题。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前文所说的乡土社会的两大特性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经历更加丰富,价值选择更加多样化,固有的道德体系难以满足解决所有人的道德问题的需要,因而法律体系与道德体系相结合便成为现代社会的需要,因而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是这种情况对于乡土社会并不适用,乡土社会由于其稳定性与独立性,与外界的思想文化交换十分少,在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与传承下,形成了一套固有的难以改变的单纯的道德体系,在这个时候对法律的需求很小,通过村民之间以道德体系为基础的监督与惩戒机制就可以解决。同时由于道德体系本身形成于村民数代以来的生活中,村民对其同样拥有更强的接纳力。乡土社会还有着别具特色的权力类型。乡土社会的权力类型一般为长老制。这里的长老往往是村中德高望重、年岁较高、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人。长老丰富的经验足以解决长时间一成不变的乡土社会中的大部分问题。因而乡土社会新一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长老的意见来解决。同时由于长老一半处于乡土社会家族中的“统治”地位,其意见一般具有相当的决定作用,长老们便是乡土社会中道德的代表,是乡土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存在。乡土社会稳定、独立与依靠道德体系的特性,使得长老政治成为统治乡土社会的基础。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材料一:15,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重走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同步,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相互之间协作,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乡风文明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材料二:“现代乡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在参加河南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乡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1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扭住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就能为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画上句号,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梦写下惊叹号。“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秉纲张目,执本末从,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摘编自《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河南日报》2019年03月15日)材料三:近年来,新疆哈密市五堡镇坚持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基本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近日,在伊州区五堡镇吐格曼博依村,一场中式面点培训课程正在村委会进行,这场培训是五堡镇为镇里旅游业发展培训后备餐饮人才,吐格曼博依村村民阿木提参加了这次培训。阿木提原是吐格曼博依村的贫困户,2016年五堡镇举办了首届桑葚节,大批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吃饭、住宿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阿木提由此找到了商机,开办起农家乐,第一年就盈利8万元,2018年收入达到10余万元。旅游业发展也促进了五堡镇生活环境的改变。为了吸引游客,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五堡镇加大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并制定各项制度改善乡村卫生环境。如今,走进五堡镇,现代感十足的街道,整洁美观的院落,美丽的新农村景象跃然眼中,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摘编自《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央广网2019年03月17日)材料四:2018年10月12日,四川美术学院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该研究院下设乡村建筑与环境研创中心、艺术与社会创新中心,将以具体实践案例和项目为载体,积极促进理论和研创成果落地,以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四川美术学院整合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介美术创作实验室、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高校创新工程中心等校内外资源,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汇聚中外艺术与乡村研究人才,构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搭建跨文化的学术平台,开展在地性的学术探讨。长期以来,学校在乡村民居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当代艺术走入乡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摘编自《植根乡土 振兴乡村——四川美术学院成立重庆首个艺术与乡村研究院》中新网重庆新闻2018年10月12日)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15,A.乡村文化能使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B.节日文化具有联通意义,可使乡村中的个体连成整体,人与自然成为共同体。C.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D.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解析】 D项,“必须经历”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文中说的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而不是“必须经历”。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本文从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核心地位说起,引出振兴乡村文化这一论题。B.本文从生活意义、社会秩序和振兴基础三方面论述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C.本文通过东西方对乡村不同态度的比较,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D.本文在论证中,以不少篇幅阐述在乡村振兴中应如何践行文化先行的做法。【解析】 C项,“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不当,应是为了说明东西方对城市化的理解存在不同。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秉纲张目,统筹谋划,科学推进。B.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是必要的制度保障。C.新疆哈密市五堡镇环境美丽,产业兴旺,百姓富裕,使得五堡镇的乡村旅游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D.乡村民居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等方面的案例和项目,是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解析】 C选项因果关系倒置,“使得五堡镇的乡村旅游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错误,根据原文“基本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可知,“乡村旅游”是原因。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概括分析。答:(示例)(1)例证法:如第一段中“建设几间民房,开上几个咖啡馆……”(2)对比论证法:如第二段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待乡村的不同态度。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哪些方面共同努力?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述各方面所起的作用。答:(示例)①国家层面:制定政策,统筹谋划。②乡村层面:积极寻找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途径。③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以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二、综合探究15,6.《乡土本色》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乡土本色》中你能提炼出整部作品的三条思路吗?请作概括。答:(示例)本文的主要论点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可以从作者的论述中提炼出三条主干思路——_一是人与土的关系,二是人与空间的关系,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土的关系是“人离不开土”,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土气”;人世代依靠土地谋生,而土又是人的命根。人与空间的关系,是一种“不流动性”,人们安土重迁,不愿轻易流动,因而在村与村之间形成一种孤立与隔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这种熟悉源于人们聚村而居,以及凭“习”得的规矩支撑的“礼俗社会”,“礼俗社会”又与“法理社会”相对比。7.六十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中说道:“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六十年后,在水泥大幅度覆盖地表的今天,即使在农村我们都要费力去寻找一块泥土地,难道说现在我们的民族已经可以和土地分离了?答:(示例)费先生说,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乡下的“土”是人的命根,“土地”是不可或缺的。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土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才有了聚村而居、据土而种,才有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土地更多的是用来做建设,而不是耕种,可这不能代表我们就要跟土地做根源上的一刀两断。中国的问题说到底还是需要回到乡村里去理解,我们的民族魂与土地紧紧相连,那种骨子里的朴厚纯实跟土地融为一体,无论多久,我们的民族都不会与土地分离。8.请阐述《再论文字下乡》中“学”和“习”的概念,并谈谈你对《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解。答:(示例)“学”是指在出生之后,以人的行为方式做模板,把人本能的那一套方式进行后天的加工和改造的过程,这种类似于现代工厂的运行方式称之为“学”。而“习”则是学的方法,是指反复地做这一行为,经过重复地做,然后加以时间的锤炼,使一个人习惯于一种崭新的做法;孔子先生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和本文都强调“习”要反复地做某一行为,而“学”则是学习一种行为方式。“学而时习之”指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习”是“学”的方法,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当中不只要勤奋地学习知识,而且还要做到温习和实践。9.请分析西洋团体格局与乡土差序格局上道德体系的不同。答:(示例)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这种“实在”只能用有形的东西去象征它、表示它。在“团体格局”的社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而在“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克己复礼”。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连线,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15,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10.什么是血缘?什么是地缘?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关联。答:(示例)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两者不分离。“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一些社会活动,最主要的就是冲突和竞争。在共同生活中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清算。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拖欠未了的人情。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在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少的。11.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WilliamJamess说感情是内脏的变化。这种说法是有趣且贴切的表达,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当你的情感发生变化时,你是否也能感觉到内脏的变化?请简单描述一下某种情感生发时你的切身感受。答:(示例)是。每当我感到生气时,怒气自下而上,经过肠道、胃部、肺部、直达心脏,怒发冲冠。肠胃蠕动规律改变,造成饭后的肠胃不适,影响消化吸收;肺部呼吸急促,喘不过气,能够感受到肺部扩张,长时间得不到收缩放松;心脏跳动速度加快,且规律不稳定,心律不齐,大脑缺氧,眼冒金星,有一种明显的眩晕感,感觉体力不支;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语言、动作不自然,甚至出现动作、语言过激的行为,不能由人脑所支配。由此看来,感情发生变化时,内脏也同时进行着变化。12.《礼治秩序》中提到很多美国人认为“无政府”是社会理想的状态。这里“无政府”的含义是什么?你觉得“无政府”状态会不会引发社会混乱?答:(示例)“无政府”状态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没有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权威,所以国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独立和生存,美国人崇尚自由平等,所以有很多美国人渴望“无政府”状态。但如果国家处于“无政府”的状态,也就表示着无秩序,以及没有基础的社会保障,这样的地区极有可能是适者生存的地方,也就是没有法治,一切都是以武力来衡量的,所以如果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大多数国家会引发社会混乱,仅少数国家才可以稳定发展。13.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现代社会则主张去“圈子”化,树契约化。你对“圈子”社会是如何理解的?说说你的感悟。答:(示例)①沉沦于“圈子情结”,会导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使人沦入庸俗。②“圈子情结”会影响现代社会的管理决策,会导致决策不客观,甚至私相授受、产生腐败。③15,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是契约社会、法治社会;“圈子情结”是乡土社会、血缘社会的遗迹,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14.《乡土中国》中说,由于环境固定,代代相传的经验足以应付所有生活。这些经验包括个人行为准则和社会发展与矛盾处理体系,即为规矩,为理法。包括男女有别,基于规矩的约定俗成而产生的礼治和“无讼”,以及在约定俗成的规矩范围内的欲望驱动行事等。如果社会变化缓慢,社会安定,经验规则传递足以应付生活,那么该社会可以自行以“无法”的形式运行,所谓“无为而治”。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你对此有什么感想?请作阐述。答:(示例)民间习惯规范,它孕育和根植在一国的法律文化传统中,与该国的法律文化遗产,传统法律资源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依附力,是传统法律制度和文化氛围中积淀起来的法律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事实上,在一个主要以城市社会交往规则为主导的国家法律体系被确定为标准的、现代的参照系统后,这本身就蕴藏着地方性规则与全国性规则,民间法和国家法的冲突的可能。法律的生命不应当是为了确立一种权威,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立法者不能仅仅只甘心做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应该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明了自己的有限理性不能以城市为标准试图通过立法来改造乡村。任何死亡都孕育着再生。法律的重新阐释,不仅仅是一个乡土社会地方性知识的扩大和更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回应国家灌输的法治知识形成新的社会规则的过程,这种回应将最终成就中国意义上的法治。未来中国的法治不只拥有现代性(世界的),也必然拥有本土性(民族的)。这是内存于中国社会传统与现代的必然联系的体现,也是我们在处理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联系操作上谨慎的原因所在。法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法治也非一日之功。国家法和民间习惯法要在社会秩序的调整中找到各自的位置,然而这一切,等待的是各种资源的沉淀、积累、渗透、整理和优化,这一切,需要的是时间和努力。三、微写作15.请选择《乡土中国》这部作品,抒写你的感悟,重点评价费孝通的观点。要求:立足作品,合理发散,100~150字。答:(示例)费孝通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在他的身上,饱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怀。他的《乡土中国》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他的《江村经济》让世界从不同角度定义中国的生产方式。他“行行重行行”,怀着一颗“志在富民”的仁心,总结出了包括“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在内的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包括浦东、黄河上游、南方丝绸之路在内的多个区域经济的布局和发展。他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定义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核心理论框架。他提出的“文化自觉”理念、他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战略思考、他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设想,都将指引着我们坚实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