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 教案(3课时)
doc
2021-08-17 10:47:07
4页
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知识与技能】1.会认“榆、畔、更、聒”4个字,会写“孙、泊”等6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更”。2.有感情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特色美景,默写《枫桥夜泊》。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4.赏析诗歌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过程与方法】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难点:“明词意,悟诗境”,引导学生想象三首诗词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寄托的情感。3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中华文化长河中,有几朵瑰丽的仙葩,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古人以他们凝练的文笔,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诗,一幅幅图,一段段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1课《古诗词三首》。苏轼评价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谁呢?这位了不起的诗人、画家就是王维。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诗画代表作品《山居秋暝》。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诵读古诗,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畅。2.扫清字词障碍,识记生字。3.结合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以及从中得到的体会。4.就不懂的问题和同学相互交流,展开讨论。三、赏析诗句,感悟意境1.揭题:“山居”,隐居在山里;“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秋暝”即秋天的傍晚。师:山里秋天的傍晚是怎样一幅画面呢?(美丽的傍晚秋景图)2.正音、辨形、释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凉爽带来了秋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动。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洗衣物的女子归来,竹林里笑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任凭春天的花凋谢,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3.这首诗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描写傍晚秋景图呢?(山、雨、月、松、泉、浣女、渔舟),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四、绘画诗意,体验诗情1.王维是唐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也是当时负有盛名的山水画家,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天他散步回到住处,即兴为这首诗配了一幅画。他画的会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读读古诗,然后猜一猜。(学生活动)2.同学们很会读诗。从你们的眼睛里,我已经知道你们有了很多发现。不过,老师要提个要求,希望你们在交流时不但要说清楚王维会画什么,还要说清楚你这样猜的理由。(师生互动,交流体会)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课题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着怎样的魅力?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把每句诗读通顺。2.检查初读效果。3.对照插图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三、赏析诗句,感悟意境1.诵读研古诗,正音、辨形、释意。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落下去,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江枫渔火对愁眠: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2.学习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1)师:从这句诗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2)学生讨论:“霜满天”是什么意思?给人的感觉怎样?(寒冷、孤独)(3)师:谁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指名说)(4)指名读、齐读。(读出诗中萧条、冷清的感觉)3.学习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1)从这句诗中你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呢?(孤单、寂寞)(2)如何理解这个“对”字,是“江枫”对着“渔火”发愁吗?(诗人对着这江边的枫树和点点渔火发愁)(3)孤清的环境让诗人想起了故乡、亲人,思乡之情让他此时是什么感受呢?(忧愁得难以入眠)(4)指名用自己的话来说这句诗的意思。(5)指名读、齐读。4.学习第三、四句。(1)师:从这两句诗中你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寒山寺,听到了钟声)(2)这句诗给你什么感觉?(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在这个寒鸦悄鸣,霜雾笼罩,渔火点点的秋夜,诗人经过一天的江上漂泊,暂时把船停靠在这陌生码头,山上寺庙里的钟声穿过夜色一声声地传入诗人的耳中,那样悠长而清越,此情此景,令诗人感到无比寂寞与忧愁。)四、总结全诗,升华情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以诗抒怀,把羁旅乡愁写得丝丝入扣,动人心弦。现在让我们化身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夜晚吧。1.(播放背景音乐)师: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清冷,月落乌啼,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2.学生继续交流:张继,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孤单在外,你想到了什么?3.师:让我们满怀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佳作吧!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乡愁,在李白的笔下,是撒满床前的月光,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纳兰性德的一首词——《长相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长相思》,读的时候要注意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它读正确。2.课件出示生字和多音字。(1)指名读,齐读。(2)分析“聒”的字形和解释。3.教师指导朗读。(尤其注意朗读停顿)三、赏析诗句,感悟意境(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向山海关那边走去,夜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风雪声搅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二)学习上阕1.(出示词的上阕)师:谁能简单说说它的意思?(指名说)2.“山一程,水一程”指的是什么?你从这一程又一程读出这是怎样的征途?3.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预设: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4.小结: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纳兰性德他们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5.指名读,学生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6.师:“夜深千帐灯”,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将士们白天车马劳顿,疲惫不堪,为什么夜深还不休息?)(三)学习下阕1.自由读下阕,师:想一想,为什么会“夜深千帐灯”?2.体会下阕的意思。(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里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3.师: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走进营帐、走进纳兰性德的词中,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学生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4.小结:同学们,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乡的词人。他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然而他那颗心,却在故乡,在家人身上。5.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出征前,他的故乡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预设: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乡,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人在征程,乡心破碎,乡梦难圆。),6.师:对词人来说,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读)长相思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读)长相思四、总结1.同学们,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时,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思乡之情。2.课下请同学们继续诵读这首词,也可以搜集更多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并积累。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枫桥夜泊感到:冷、寂→愁长相思乡心碎不仅仅是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张继的《枫桥夜泊》、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同样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传世佳作。因此,我在教学中也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读、听、品、想,感受诗人的触景生情,从而读懂诗情。